\t
\t背誦,其實不過是最簡單的一步罷了。
\t
\t每當回想到此時池梨就不由得萬分慶幸,還好她當年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外出求學,在那所稱得上是全國名列前茅的學府中,她得到了無數優秀夫子的教學,其中不乏進士出身,還曾經當過官,且熟悉律法的夫子存在。
\t
\t池梨對于知識求知若渴,對于請教夫子一事并不羞澀,所以書院里幾乎每個被她發現是有真才實學,能讓她學到東西的夫子,都被她各種扒拉著求問了許多問題。
\t
\t沒有一個夫子會不喜歡自己所教授的學生不熱愛學習,但像池梨這種熱愛過頭的其實也有那么一點讓人感覺到煩,畢竟她又不是人家的親傳弟子,卻總是一副硬要把人畢生所學都掏光的架勢,偶爾還會讓一些夫子們感到力不從心。
\t
\t畢竟這孩子記憶力是真的強,悟性又好,綜合起來就是學習能力極高,基本上學過一遍的東西就不需要重復學,她從不會在同樣一個問題犯兩遍錯。
\t
\t而也正是靠著這樣子,池梨才能夠一點一點累積起自己豐厚的學識功底。
\t
\t現如今在面對考試時的各種難題時,才會表現得那么游刃有余。
\t
\t卷子上出的判語并非都是憑空而來,里面是有些現實案例存在的,不過能被選入會試的案例,自然無一不是過于經典,就是過于刁鉆偏門。
\t
\t偏門案例自然不必說,肯定很難,而經典案例也不容易,因為其普遍性大,導致考生想在同樣的一道題里答出屬于自己的精彩,就很難。
\t
\t池梨并不虛,她也不去比較其他人會如何作答,只管依照自己的思路來作判斷,重點是不能偏離本朝律法,溯朝發展至今,律法已然相當完善,基本上所有現實中發生的案子都能在律法里找到相關條例作為判決依據,即便實在有那么些找不到的,也能從最基本的律法原則里去找。
\t
\t關鍵在于主審官員如何具體審判罷了。
\t
\t作為考生,池梨他們就得自我代入主審官員的思維里去作答,當然由于他們這些考生畢竟沒真的當過官,所以考試答案只要求審判方向正確,判決合理,并能找到相關律法作為解釋依據,最好還能寫寫自己的判斷思路等。
\t
\t總體而言還是很難的,好在判文其實算是池梨的長項,加上她良好的狀態加持,第二場考試結束得比池梨預計的還要輕松許多。
\t
\t照例在獲得一夜休息時間后,緊接而來的就是第三場,策論。
\t
\t策論算是科舉考試的重中之重了,可以說如果你想參加科舉,就必須得懂得寫策論,若是連策論都學不會,那也不用再奢望能參加考試了,還是趁早回家吧。
\t
\t所以基本上每位進學的學子都會在這方面下苦功夫,他們可以不會吟詩作對,但絕不能寫不好策論。
\t
\t而想要將策論寫得精彩也極難。
\t
\t或者說,想要在一堆才華橫溢的文章中成為那個更加閃亮的顯眼包,好能一下驚艷所有考官的眼,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