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六月初三日,訥親馳抵張廣泗所在的小金川美諾軍營。
但奇怪的是,次日張廣泗便離開美諾,前往卡撒軍營。由此可見,二人并未仔細商討破敵之策。二人間隙由此埋下伏筆。
乾隆十三年六月六日,訥親也趕赴卡撒,會同張廣泗察看昔嶺等處地形后,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從昔嶺的色爾力山梁突破,直搗大金川老巢刮耳崖。
十四日,署總兵任舉、副將唐開中、參將買國良分兵三路進攻昔嶺。結果卻是買國良、任舉先后陣亡,唐開中身負重傷。清軍敗退。
此次慘敗之后,訥親銳氣盡無,對大金川束手無策,不敢再言進攻。且事事聽張廣泗調度,不再主持軍事。臨戰則避于帳房之中,遙為指示,自然受人恥笑,軍威日損。
乾隆十三年閏七月,乾隆帝接到訥親、張廣泗二人意見向左的奏疏。訥親前后所奏不一,已是胸無謀略,方寸大亂,而且把勞師糜餉的責任全部推到張廣泗的身上。
訥親作為經略,卻似毫無責任可擔,其原因則是“與督臣勢難共事”。
八月初八日,乾隆帝接到岳鐘琪兩份告發張廣泗的奏折,乾隆帝對訥親、張廣泗徹底失望,決意臨陣換將。
九月初十日,乾隆帝傳諭召訥親、張廣泗馳驟來京,面議機宜,川陜總督印務命傅爾丹暫行護理,所有進討事宜會同岳鐘琪相機調度。十三日,又命尚書班第即赴軍營,與傅、岳同辦軍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