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劉仁愿一拍大腿“正則兄,三郎這句話說的甚得我心,讓我們運糧做不到,但出兵牽制一下百濟人還是沒問題的嘛,朝廷到時候怪罪下來我們也能有個說辭三郎,具體怎么牽制,你說說看”
“都護,使君請看”王文佐走到懸掛在墻上的地圖旁,右手指向一處“既然是牽制,那下官以為不如直搗賊人之腹心”
“周留城”劉仁愿皺起了眉頭“這也未免太難了吧”他目光轉向劉仁軌“正則兄你以為呢”
“下官以為,應當首先打通與新羅的聯系”劉仁軌沉聲道“畢竟要運糧,首先得有糧可以運,若是不能打通與新羅人的聯系,依舊是困守一地,滅亡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何談其他”
“正則兄說的是正理呀”劉仁愿嘆了口氣“那就依照正則兄所言,待到雪化后,就先出兵打通與新羅的聯系”
自己的意見被否定,王文佐倒是并不在意,畢竟劉仁軌的官職遠在自己之上,而且對方的建議也的確更切中時弊,不久前泗沘城里一只老鼠還要賣幾個銅板呢朝廷讓他們往平壤城下送糧食,莫說送不過去,就算送的過去,估計劉仁愿他們也不愿意送。
“都護,刺史,關于軍糧不足,下官倒是有一點愚見”
“三郎請講”
“以下官所見,不如頒出法令,休戰四十日”
“休戰四十日”劉仁愿皺了皺眉頭“三郎為何要休戰呢”
“都護,刺史,眼下已經開始化雪了,然后就是春耕。其實在泗沘城周邊郡縣經過百濟人多年開墾,河渠縱橫,多桑棗,實乃膏腴之地,不但足以自養,還多有結余。
只是兵戈四起,百姓不得不逃入山中結寨自保,田園荒蕪了而已。現在將是春耕時節,百濟人也肯定想著回家種地,否則誤了農時,他們吃什么呢
如果我們頒出法令,告訴他們未來四十天,停止攻戰廝殺,只要不持兵刃弓弩之人,在田中耕種者皆為良民,肯定會有不少人回來的”
“嗯”劉仁愿一拍手掌“正則兄,你覺得呢”
劉仁軌沒有回答劉仁愿的問題,反倒向王文佐問道“王參軍,你是怎么想出這個主意的”
“下官曾聽說,兵法之道首在足食、足兵、民信如今我兵不過萬余,糧不過半年,困守孤城,百姓疑慮,所依仗不過甲仗精利,身處絕地,將士有必死之心罷了。
與敵交鋒,勝不足喜,敗則有傾亡之勢,實乃危殆之極。下官以為最先要做的是取信于民,民以農事為本,本固則民安,民安則事無不成”
“參軍所言甚為有理”劉仁軌點了點頭“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并非我大唐之民,而是百濟之民,你與他們休戰務農,有沒有想過他們種出來糧食吃飽了繼續打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