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躺下,太醫說了你風疾甚重,要多休息”武氏趕忙過來按住李治“至于文書,妾身一一念給你聽便是”
李治強要起身,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自知自己風疾更重了,只得作罷,嘆道“也罷,那媚娘你就則要緊的念與寡人聽”
“遵旨”武氏的眼睛里閃過一絲得意的光,她從書案上拿起一冊奏疏,則其中要緊的念了些,然后按照李治的意見批改了,如此這般六七份之后,她從奏疏中抽出一封來,念道“咦蘇定方有本上奏,倭人出兵百濟了”
“有這等事”李治的身體不然的蠕動了一下“媚娘,事情原委細細講來”
“一個月前,熊津都督府派兵從海路前往平壤,途中遭遇倭人援兵,發生水戰,我軍大勝,生俘兩百余人,擊斬、落水之賊不計其數”
“好,甚好”李治大喜“倭人早有覬覦之心,這番大勝縱然不能將其擊退,也至少可以讓其不敢大入,讓寡人平滅高句麗和百濟之后,再騰出手來應付他。對了,領軍將吏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職”
“姓王名文佐,熊津都督府下宣節校尉。”
“王文佐”李治露出努力回憶的表情“咦,這名字怎的好生耳熟”
“不錯,妾身也有些耳熟,應該是以前聽過”武氏的娥眉皺了起來,片刻后她呀了一聲,笑道“想起來了,是上次柳元貞在信中提了一句,說是他找到了舍利的線索”
“柳元貞便是柳內府嗎”對于直屬天子的內府官,李治要清楚的多“原來如此,難怪我有印象,想不到這人倒是個干才,也罷,媚娘你把屏風推過來,我把名字記下,免得忘記了”
“遵旨”武氏將一副碧紗屏風推到李治榻前,又拿了筆墨來,李治坐起身來,在那屏風上寫下了王文佐的姓名和官職,只見那屏風上稀稀拉拉的已經有了十多個姓名,都是李治平日里留心的人才。
“宣節校尉”李治放下毛筆“若論官職,屏風上這個王文佐算是最小得了”
“官職大小,說到底不過天子一句話而已”武氏笑道“天子統御萬民,無論是三公列王、還是黔首百姓,在天子眼里只有賢與不肖,何來高低之分”
“媚娘說得好”武氏這句話說的正中李治的癢處,和所有偉大開國帝王的繼承者一樣,李治都面臨一個問題如何面對父親留下的政治遺產,這可是一個難題,一不小心身死族滅都不稀奇劉盈、朱允炆含淚點贊,而且唐代承繼魏晉南北朝余緒,士族風極盛,李世民又沒誅殺功臣集團,甚至李治本人的繼位都離不開長孫無忌的支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