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在敦煌佛窟里找到的文獻中,提到悉勃野王室的開國之祖聶赤贊普時,有這樣一段描寫,“那時蕃域九族由于不能承受十二小邦的政事,于是召集盟會商議:我等尋求的具有神變之力的真王,哪兒有呢這時空中有聲道:如需雪區屬民之王,在穆域之玉貝金城中,有天神世系穆王外甥神王聶赤贊普,可迎為黔首之王。于是十二小邦便各自派出一人前去迎接,其中為首之人伸出脖子,給聶赤贊普當做轎子,將其馱著回來。聶赤贊普這個名字在藏文中也就是“用脖子當寶座的英杰”的意思。
從這條記載可以看出,悉勃野王室的出現,本身就是盟誓會議的產物。這也不難理解吐蕃國家政治生活中神前盟誓所占據的重要比例。而贊悉若提出的減少神前盟誓的頻率,無疑是削弱了贊普家族身上的“神性”,這當然是都松芒波杰無法接受的。
贊悉若沉吟良久之后道“贊普,您有沒有想過,大唐天子也沒有每年都與臣子們盟誓一次的”
“那是大唐,而非吐蕃”都松芒波杰道。
“那是以前的吐蕃”贊悉若道“不錯,聶赤贊普稱王是因為他是天神的后裔,可聶赤贊普稱王時所統轄的土地有多大呢十二小邦其實也就是十二個大一點的村子,加起來也就幾萬部民罷了可是現在的吐蕃幅員遼闊,各族各邦百姓就如海邊之沙粒,林中之蜂群,數不勝數,與過往的吐蕃已經大不一樣了。”
都松芒波杰的臉色越聽越是難看,最后道“大相你到底想說什么”
“如果贊普您想要統御萬邦,而不是僅僅做一個高原之上的一域之主,那最好就應該多向大唐天子學一學。不錯,大唐天子也自稱是上天之子,但他并非依仗血脈,而靠的是德行,才得到上天庇佑的”
“你”都松芒波杰聽到這里,已經是勃然大怒,他霍的一下站起身來,拔刀喝道“贊悉若,你想死嗎”
“贊普您莫急”面對都松芒波杰的兇相,贊悉若卻絲毫不懼,他坐在那兒紋絲不動“還是莫要拔刀的好,刀能傷人也能傷己”
都松芒波杰看了看贊悉若,深深的吸了口氣,還刀入鞘“贊悉若,你走吧看在令尊的份上,我饒過你這次”
“多謝贊普”贊悉若向都松芒波杰躬了躬身,向門外倒退而去,到了門口他沉聲道“贊普,您可能不相信,可方才那番話完全出自我的真心。您應該很清楚您的歷代先祖們都是怎么過世的,天神的血脈并不能保護他們,大唐的天子們要比您的先祖們安全多了”
看著贊悉若的身影消失在門口,都松芒波杰將佩刀丟到一旁,坐在地上長長松了口氣。僅憑一把佩刀,都松芒波杰可沒自信自己能單對單制服贊悉若。贊悉若方才的最后一句話,深深的打動了都松芒波杰。雖然吐蕃王室們給自己的先祖們起了諸如“天赤七王”、“中勒六王”、“圓滿四王”這些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名稱,還稱贊這些王者們身受臣民的愛戴,具有非凡的智慧,擁有神靈的血脈云云。但實際上這些王者很少有能夠壽終正寢于榻上的,政變、刺殺、下毒、叛亂充斥了早期吐蕃王室的記載之中,比如都松芒波杰的父親、曾祖父都不是正常死亡。他當然清楚也許吐蕃的中下層會相信自己的神靈血脈,但上層貴族們肯定是不那么信的。
“贊悉若、欽陵、悉多于、勃倫贊刃”都松芒波杰口中念叨著噶爾家族首領們的名字,右手下意識的握緊成拳。
“那邊就是祁連山”旦增緊緊拉住熱氣球吊艙的繩索,指著遠處那條隱約白色的山脈道。
層巒疊嶂的祁連山脈在他們的下方延展開來,綿延曲折直至視線的勁頭。這簡直就是一條巨大無比的蒼龍,護良暗想曲折隆起的山巒上滿是白色的冰雪,再往下則是蒼綠色的針葉林、再往下則是大片大片的草甸,融化的雪水沿著山谷流下,匯成一條條溪流,灌溉著山腳平川上的大片土地,形成一片片農田、牧場、城鎮、村落。
“真美呀”他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