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顏到底還是吃上了豆腐。
寺里有糟豆腐,拿素油給她炸了,讓她就著醬吃,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當晚,四人分成兩個屋子住。楚氏跟楚顏住,未起寧跟爹住。
未起寧就被親爹帶著讀了半晚的書,最后呼呼大睡困倒在桌上。
未東來嘆了口氣,給兒子披上一件外衫,走到外面看月亮。
看到天光微明,也沒等到對面廂房里有人出來。
他更不敢去敲門。
第二天,楚氏本以為這就該回家了,不想未東來竟然當真要在寺里住幾天。
楚氏問“那住幾天”
未東來笑著答她“住到煩了再回去。”
楚氏不安道“這能行嗎”
當然是行的。
未家當天下午就發現大房這邊四個主人全出門了,只留下了幾個看門的,一問不知,只知道大老爺要帶家小出去修心養性。
總之是不在家的。
外面的人也知道未東來回來了,就有上門來拜訪的,但都撲了個空。
到第二天,未硯回來一趟,得已面見老太爺,說大老爺并家小人者在城外的一間寺里住著呢。
老太爺說“知道了。”
然后也沒說什么。不說讓人喊他們回來,也不提別的。
按理說未東來離家多年回來,是要接個風的。就算因為國孝不能大辦,周知親友也是應該的。
現在未東來一走了之,連妻兒都帶上了。
要是他自己走了,留個兒子或楚氏也有人主持這件事,全帶走就是等于接風也沒辦法辦了,不然親友來了,一個大房的人都沒有,只能讓老太爺和老太太加二房的出來招待嗎
親友來肯定是想見大房的人啊,不是未東來,就只能是楚氏或未起寧。
二老爺不知道為什么大哥剛回來就走了,心里惴惴不安,悄悄問劉氏“會不會是大嫂告狀了”老太太對大嫂不好,這個家里長眼睛的都知道,可沒人跟大老爺說,因為要是引起母子不和怎么辦家里會出事的。
二老爺拿不準,如果大哥生氣了,他還是要去勸勸的。
劉氏也擔憂,但她覺得不會是楚氏告狀,倒有可能是楚顏告狀。
劉氏“她小孩子一個,不會是有心的,可能會在言語中露出一點,大哥心細,可能就知道了”
二老爺“小孩子的話,大哥不會當真吧”
要是因為楚顏說了什么,未東來就跟家里離了心,這也不合情理。
劉氏“叫我說,也不能只想有人說了什么。大哥獨身在外十幾年,老太太不讓大嫂過去,大哥心里能沒想法嗎不用別人告訴他,他自己能不知道”
二老爺也怕未東來是早就對家里起怨念了。
二老爺嘆了口氣“服侍老太太也是大哥大嫂的本分,怎么能怨呢”
劉氏“道理是這樣,可人心自有一桿秤,怨不怨的,也不在嘴上說。”
劉氏看二老爺。
夫妻之間,有的是默契。
二老爺又嘆了一聲,不說話了。
是啊,嘴上不說怨,就真的不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