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爺還是盼著家里好的,想勸一勸大哥,就想去寺里看一看。
他準備了幾車東西,給寺里僧眾的供品,還有給大老爺一家帶的吃喝穿用之物,都準備好了,劉大人讓人來看望未東來了。
雖然兩人不在一地為官,但說到底都在官場,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未東來在外官聲不錯,這次聽說是因為國孝辭官,劉大人就知道他早晚會升回去,說不定還皇上還會嘉獎他,當然愿意跟未家保持好關系,就特意備下薄茶,請未東來過去喝茶。
國孝呢,肯定不能辦宴會,喝茶倒是無妨。
二老爺趕緊出去迎客,告訴劉大人派來的人,未東來回家第二天就帶著家小去寺里清修了,不在家。
來人回去稟報劉大人。
劉大人聽了就笑著說“果然是未兄。”
他的師爺也道“未大人只怕是礙了咱們的事才躲出去的。”
劉大人也感激未東來給面子,說“他在家里,去拜見請托的人恐怕絡繹不絕,只能出去躲清靜。”
一地哪里能有兩位大人
劉大人能坐穩,就是因為其他幾家的勢力都不在本地。未東來突然回來,他要是攜勢向劉大人分權,劉大人也是無可奈何的。何況未家與袁、傅二家一向都好,劉家一家是抵不過的,到時劉大人也只能退讓。
劉大人也是擔憂此事先主動上門的。
結果聽說未東來到家第二天就躲出去了,還把老婆兒子都帶走了,一點空子都不給別人鉆。
這事辦得真是又干凈又漂亮,非常給劉大人面子,解了劉大人的后顧之憂。
而且,他是在劉大人沒上門前就這么做的,都不用劉大人讓人去暗示。
劉大人自然要感激未東來沒有給他找事。人家自己主動去做的,這個人情必須記。
劉大人對師爺說“未大人有位公子,在書院經讀數年,年紀也差不多了,只怕是快要選官了,你留意一下,最近哪里出缺,要輕省又好做的。”要是肥縣、富縣,不能是窮困之地,也不能是惡地,窮地方收不上稅,惡地或是宗族勢力強,或是刁民多不好彈壓,官員去了無法施展。
劉大人之后,傅、袁、劉家的人才到未家來。
其中,劉家是得了劉大人的話,只送了東西請未東來收下,另外還有給楚氏、未起寧和楚顏的,不說拜訪的事,也不提別的,坐一坐就走了。
袁家也是送了東西就走了,但是留了帖子,暗示說要辦禪會,大家坐一起說說因果修行,論一論道藏經典,如果未大人有興趣就過來參加吧。
袁家只給未東來送了禮,其他人就沒有了。顯然這回是單請未大人一人的。
傅家最后來,送了許多東西。來送禮的是傅朋舉,聽說未起寧也不在就很失望,問“那寧兒幾時回來我能不能找他去他在哪座寺里清修呢”
出來見客的二老爺在劉大人、劉家、袁家這些人幾次番的拜訪下終于明白未東來是出去躲客的不是跟家里離心了,也不是楚氏或楚顏告狀了。
二老爺終于放下心中大石,松了一大口氣。
他既然知道未東來是去躲人的,當然不想讓傅朋舉找上門去。雖然傅朋舉是去找未起寧的,但未起寧是未東來的兒子,兩人是一家人。如果被誤會傅家給未東來遞了什么話,或是有什么暗地里的盤算,那就不好了。
二老爺不肯說地點,只說國孝在身,未起寧去清修一來是靜心,二來他們父子多年未見,也要加深一下感情,所以不見外客。
很有道理
傅朋舉信以為真,就不說要見未起寧了。
他是有一樁心事想跟未起寧商量,家里突然來了個人,說是早就出門多年在外做官的大伯父想從家中選一個小輩過去,雖然沒有明說是過繼,但八成就是這個意思了。
傅朋舉本以為家里父母祖輩都寵愛他,要是過繼,家里有一些日子窮一點,過得不太好的,或是失怙的堂兄堂弟,都可以嘛。
可是來人透出意思說是選中了他,父母祖輩竟然都十分贊成,一點都不猶豫的推他出去。母親縱使哭了,也是囑咐他到了那邊要好好孝順大伯父。
傅朋舉萬萬沒想到父母這么輕易就把他給出去了
短短數日,傅朋舉的世界顛倒了個。
以前他哭兩聲能引來許多關心,現在他卻哭都哭不出來了。
他想找未起寧說說話,只有未起寧會安慰他,不會指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