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本來就不打算在道宮養那么多的道士。現在這些道士都是上皇病后,慢慢從全國各地搜羅來的,道宮也越建越大,人也越來越多,錢也越花越多。
皇上還年輕,現在對長生還沒有那么渴望,就不樂意養這么多人了。
道宮被清理一新后,年紀較大的老道士都送走了,只留下幾個年輕的道士,偶爾進宮講一講道,做做道場,就夠了。
這都是皇上給自己選的人,自然要他順眼。
道宮里的年輕道士就排著隊的給皇上過目。
皇上見到袁三子,聽說他出身世宦人家,就笑他“怎么不來給朕做官,去給三清做官了三清給你發奉祿嗎”
袁三子離家時只有十幾歲,袁家本來就快成道館了,他從家里到道觀并沒有覺得哪里不自在,往來都是正而八經的道士反倒更自在,不然一邊嘴里念著道經,一邊娶妻納妾生子,實在是讓他看不順眼。
他現在四十出頭,看著還仿佛一十許人,生得俊秀,仙風道骨,讓皇上的印象很好。
袁三子先是一揖首,道“臣領的是陛下的奉祿,自然還是陛下的官。”
皇上本來就覺得這些道士和尚住在皇家寺廟里,就是他的人,只不過嘴上要說這些人都是出家人而已。
袁三子相貌好看,對答也好,皇上就很滿意,賞了一件法衣就讓他走了。
袁三子回道宮后,這里就是他當家了,老道士們一走,中年人中就以他為尊了。不止是他師門的緣故,還因為他姓袁,俗家也很了不起,皇上都特意點他出來回話,顯然也是因為他姓袁的緣故。道家雖是方外人,但也在世間混,對世家皇家還是很看重的,這些人家出來的弟子也自然而然更受看重。
袁三子也趁勢把道宮里清理一番,把那些斂財無度,貪婪無腦,喜歡童男童女,六根未凈的蠢材都給趕走了,一些過分的還被他給收了道諜符箓再趕走,這些人出去后過城門還是道士打扮就被官府抓了,就是還俗,說不出俗家姓名來歷,沒有黃冊戶籍,也是流民,照樣被抓。
袁三子等于就是送這些敗類去死,但他仍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做的還挺干凈。
道宮上下風氣為之一清。
此間事了,袁三子多年以來才第一次送信回家,問一問家中父母的情況,他還寫信給家鄉附近的道觀,想請道觀的道士去他家探望一番。
然后就知道了他父親已去,母親們還活著,家里近年男丁仍是只有他離家時生的那一個祭道,女孩子倒是又出生了兩個,都好好的養大了。
袁三子就在三清前替三個孩子好好的祝禱一番,再準備一些禮物送回家去。
再然后就聽說家里已經給祭道準備好了兩個妻室,孩子們一起長大,目前看起來身體都很健康,希望可以多生幾個男孩子。
袁三子“哼。”
他就是這么出生的。他的父親納了四個女孩子為妻妾,四人全是表姐妹,結果就是只有他一個孩子,從出生就不敢起名字,還是師父給他起了三子這個名字,那時他都十幾歲了。
他的父親不是個壞人,對四個女人沒有欺壓凌辱,長得也不惡心,但他畢竟只有一個人,還是身體不好的,所以四個妻妾爭風斗氣時,他是半點也出不了力的,妻妾們爭的也不止是一夜的長短,有時父親飯是跟誰吃的,都要爭一番。
如果這五人沒有感情就算了,偏偏父親與四個妻妾是表親,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很好,吵的時候吵得厲害就翻舊賬,哪一個病了又全都緊張著急。
袁三子自己從小就是叫一個人為爹,叫四個人為娘,他不是一個人的孩子,他是五個人的孩子。
尋常人只有一對父母,他有五個父母。別人只需要受兩倍的折磨,他要受五倍。
等他拜師后,知道師父只有一個人,上面只有兩個師兄,還沒有別的親戚要照顧,他第一次覺得身邊這么清靜。
這也是他離家后從未回鄉的原因。
現在父親既去,母親們應該可以好好相處了,也不會再為父親去誰哪里多吃了一口飯而吵起來了。
只是祭道只怕就要步他父親的后塵了。
這讓袁三子格外同情這個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