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食者與人類最大的區別不在于吃與被吃,而在于三觀大不相同。
如果一個人光露面就嚇暈了貓狗,那么他會懷疑自己究竟長得有多丑,才會造成連非人類都看不下去的局面
輪到阿薩思,她只會對“一個照面就嚇暈獵物”的現狀感到非常滿意,并期待自己長得更威武猙獰一點,以便在狩獵時占據更大的優勢。
至于所謂的美丑,在生存競爭中只是次要的東西。
物競天擇,激烈殘酷,唯有有實力活下去的生物才有資格考慮溫飽之外的事。
她篤定,全世界只有人類會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還看重“外形和臉”,不僅在乎自己的,還在意他人的。
就像現在,被女孩掐醒的土著一睜眼又看到了她,再次被駭得暈了過去,氣得女孩扇了他幾個巴掌。
阿薩思沒在意人類的小插曲,只丟下蛇尾的殘骸,撈起巨蟒的上半截啃,吃得很香。
在一名土著和三個小孩的注視中,阿薩思慢條斯理地吃飽,把剩余的部分留下。接著,她沖他們一聲低吼,甩著長尾進入林中。
她的意思很明確你們可以吃了。
這是食物鏈的規矩,一塊好肉由掠食者先吃,再逐級分配,最后各憑本事爭搶。
譬如獅群捕獲了角馬,就由雄獅與主力先吃,再分給幼獅與傷患,待它們都吃飽了,才輪到鬣狗和禿鷲分一杯羹。而越是后來者,越會為了殘羹冷炙打架。
所以,阿薩思一吃完就允許人類“上桌”的行為,完全是一種友好的舉動,更是一位掠食者所表現出的最大善意。
對她來說,人類充當誘餌,她得到了巨蟒。按出力分配,他們吃她剩下的有什么問題沒毛病。
但對土著來說,掠食者吃飽了沒拖走殘骸繼續吃,等同于大自然的恩賜。
是以,野生野長的土著在回過味后怪叫一聲,趕緊招呼三個孩子撿肉,又拍醒了同伴,讓他回部落求援并療傷。
被喚醒的土著膽子是不大,但生命力卻很頑強。只要身邊沒有恐龍,他即使渾身被巨蟒的牙齒割了十幾道口子,鮮血淋漓,也能爬起來直奔部落,只留下零星幾個血腳印。
不多時,十一名土著抵達這里,他們飛快地收拾殘骸、夾起三個孩子返回部落,之后便是漫長的詢問和三觀重組的時間。
傷患敷著草藥,大肆渲染阿薩思的恐怖“阿魯塔姆真實存在我看到了,祂是一頭巨獸,跟我們見過的每一頭野獸都不一樣,因為祂的皮膚是用珍貴的銀做的”
他指向一只氧化的銀杯,這還是幾年前進入亞馬遜的外來者遺落之物“就是這個顏色,祂是銀做的,比巖石還堅硬。”
“祂的頭比我們的草屋還大,眼睛是兩塊虎眼石,嘴里全是骨刀。蘇庫根本不是祂的對手,祂一口咬斷了蘇庫,吃掉了它的肉你們也看到蘇庫的尸體了,它的脊椎斷了,那是我們辦不到的”
他說話中氣十足,仿佛從未受過傷。
許是第一次成為部落的焦點,情緒激動之下,大量腎上腺素的分泌讓他處于亢奮的狀態,他越說越離譜,直言阿魯塔姆會飛,祂是從天而降的
另一名土著和三個孩子還算靠譜,他們只回答了自己看到的部分,對無知的部分不做任何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