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令計劃經濟流通體制坍塌的“倒爺“,未來會成為一個過往時代的名詞。而在后世,在大多數國人的眼中,“倒爺“這個詞說起來似乎依然不是那么的褒義。事實上,那些人恰恰是改革開放之初最善于抓住商機的那撥人,是最早富裕起來的一群人!
其實后世倒爺一直都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名字,比如黃牛黨,還有二手車販子也是干的倒爺的活,21世紀東廣省那邊的人不少去非洲淘金,其實也是做的倒爺的活,低價從原產地買,高價賣到非洲那些缺乏的地方去。
現在李均做的不是國內倒爺,而是像后世非洲倒爺一般的國際倒爺,因為這個時代即將發生地球上最轟動的事件!
如今的聯盟蘇在美利堅帝**備競賽下窮兵黷武,耗盡國力,國內過分依賴石油資源,油價下跌,軍備沒搞贏聯邦美的聯盟蘇還使國家陷入災難,消費市場崩潰,消費品短缺,使得聯盟蘇處于解體的邊緣,因為聯盟蘇已經破產了。
戰斗民族的人們現在的日子真是不好過。
一直搞軍工業的他們十分急需華夏物美價廉的商品,他們經濟蕭條,日用品嚴重匱乏,而中國的輕工產品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大批中國貨開始進入俄市場。進入俄羅斯的溫洲商人都對現在這個年代懷念不已。
在東歐劇變和聯盟蘇解體時代來臨之時,之后的幾年,去聯盟蘇戰斗民族那里做生意一星期能掙一輛奔馳錢。
這場饕餮盛宴,李均怎么會錯過呢?
之所以問李媽她們皮革廠的事情,因為聯盟蘇解體,俄羅斯進入市場經濟時期,戰斗民族的人開始穿著不再千篇一律,整個九十年代,無論男女老少,都瘋狂的愛上皮夾克,掀起皮夾克熱。
他們只要看到皮夾克就兩眼放光,皮夾克是采用動物皮,如豬皮、牛皮、羊皮、蛇皮、魚皮等動物皮,經過特定工藝加工成的皮革做成的衣服。由于動物皮的毛眼具有透氣性,用它來做衣服,人就像多了一層皮膚,所以它對人類的突出貢獻是防寒,而且美觀、高貴、不容易臟。
防寒,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家知道戰斗民族冬天的氣溫都是零下幾十度。
所以不僅是皮夾克暢銷,羽絨服也一樣。
那時候一件皮夾克國內是六七十元一件,在聯盟蘇可以賣到一兩百元。
若是李均砸幾百萬進去,購買幾萬件皮夾克,那么他去一趟聯盟蘇就能輕而易舉成為千萬富翁!
所以他問李媽現在她那個皮革廠規模,生產量如何?
因為他想收購皮夾克倒賣。
翻幾倍的利潤,那是暴利。
他來到這個時代,怎么錯過這樣淘金的時代。
不過國際倒爺之路,是財富之路,也是汗水和血水殺開之路,當年其中發生的驚心動魄故事,很多老一輩當事人回首往事心情也異常復雜。在倒爺生涯道路上走來走去的人們,幾乎都遇到過搶劫,也有人送了命。
所以,李均需要組織一幫鐵桿人馬,為自己這場國際倒爺之旅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