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個有著董小姐風范的女人外,其他人則是男人,甚至還有外國面孔,不過秘書方多多提前給李均說過了,對方雖然是外國面孔,但是卻是屬于港島人,以后回歸那也是華夏國籍,對方母親是大陸人,父親是英國人,當年其父親在港島為殖民地官員的時候,與他母親生下了他,但是其父親并不承認,他一直跟著母親,隨母親的姓,也是港島籍貫。
他的出生應該算是一個悲劇吧,一個國家落后就被挨打,被殖民,那是炎黃子孫的恥辱。
不過,很快,這塊殖民地就要回到華夏的懷抱了。
……
面前這些港島挖來的保險公司主管,都是從港島前四大保險公司挖來的。
比如那位女士,林寶儀同志就是從排在首位的英國保城香港保險公司挖來的,位于總部的英國保城集團公司經營了一百六十年,歷經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大蕭條,諸多金融危機,無論世界怎么變化,這家大不列顛保險公司始終如一的信守承諾,在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里,理賠過多個世界著名保單,比如泰坦尼克號災難賠償,一戰和二戰英國投保士兵家屬賠償,戴安娜王妃車禍賠償案等。
其在殖民地港島也存在著很多年的歷史,其牢牢占據著港島第一保險公司的名頭。
那位混血的港島人則是港島排名第二的美國友邦保險公司挖來的,這家公司也是百年企業,其更是在亞洲富盛名,只要亞洲有美軍駐軍的國家,島國,大韓,菲律賓……都有它的保險公司,為亞洲這些國家提供豐富的人壽保險產品。
其他幾位港島保險經理則是分別從法國安盛保險公司,加拿大宏利香港保險公司等挖來的。
林保儀不僅是來自港島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其職位也是同行中最高的,其是港島區副總,她的跳槽很是讓其他人沒有想到。
其在港島跳槽之后競業協議不能繼續在港島從事保險公司的,可是李均的公司不是在港島,而是在華夏。
這個有著豐富人壽保險經營經驗的副總,李均得到她絕對是如獲至寶。
她也不負李均的期望。
給了自己一份保險商業計劃書,當然里面自然借鑒了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英國王室都十分青睞的保險公司的許多保險產品,比如保城理想人生保誠雋升、保誠更美好、保誠守護星、保誠摯為您、保誠倍豐盛、保誠裕豐壽險等保險計劃。她策劃了一份以它們為模板,但是更受內地華夏人喜愛的保險產品。
此刻這份華夏保險發展計劃放在了李均的前面。
李均翻開計劃書,這個女強人實力的確是有,不過她的步子有些大,于李均而言,她邁的步子真有些大,“野心”一下子太大了,大中小城市奇開花,李均覺得以現在華夏國情,只有大城市才能消費得起保險,立足大城市,然后等待時機,鋪滿華夏,而不是一口氣吃成胖子,這年代的保險暫時還不是平民保險,而是較為先富裕一些的華夏人。
所以,他對其商業計劃書是持部分肯定,部分是否定的態度。
“先從一城一地做起,華夏太大,和港島不同,所以我希望做出一個城市的策劃方案,可以真正實施的方案,并且符合華夏國情的保險產品……各個產品的優缺點,各個產品的盈利模式,銷售團隊會遇到的問題,以及改進方案……一個地方成熟了,我們再進軍下一個大城市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