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線是一家十分值得投機的公司,而不是值得價值投資的公司,長期持有還不如泡沫崩潰前進行套現。
為什么說投機的價值十分巨大。
因為后面美國在線業務非常龐大,它的發展定位并不只是一家單純的門戶網站,它是IPS互聯網撥號供應服務商,業務范圍還涉及門戶網站,即時通訊,電子商務,搜索,瀏覽器等等幾乎整個互聯網行業美國在線都是插進去一腳,只不過美國在線的市場占有率比較低,影響力也不夠大,但即便如此,全球互聯網概念股大熱,尤其是美國互聯網大熱潮之下,美國在線從中卻是驚人收益,在2000年總市值達到三千多億美元的境地。
所以,李均定位很準確,美國在線互聯網公司,他就是進行投機的。
那可是世紀之初的三千多億美元,那時候華夏的GDP當年也才十萬多億人民幣,按照當時的匯率,其市值……堪稱可怕,超過當時世界上絕大數國家的GDP。
那真是瘋狂的時代。
互聯網股票暴利的時代。
美國在線的股價如同打了興奮劑一樣,當然興奮劑藥效過后,就會疲軟,最后互聯網泡沫破滅。
李均開始在紐約股票市場購買市場上的流通股票。
除了購買美國在線,還購買了諸多在泡沫時期沖到高價的互聯網公司,比如Excite公司,這家公司在現在只有一億美元市值,股價都沒有一美元,但是在互聯網泡沫時代,其哪怕每年都虧損數千萬美元,但是這并沒有影響該公司的股價節節上升,這家公司在泡沫鼎盛時代市值高達350億美元。
其市值也是漲了三百多倍。
在泡沫時代Excite那樣的公司有很多,一些美帝擬上市公司紛紛都改名比如在公司名字上添加“i”甚至是“c”的字眼,只要跟IT稍微掛鉤那么一點,不管主營業務是啥,股票都會得到上到投資機構下到股民的瘋狂搶購。
還有很多網絡公司甚至沒有可行商業模式,不僅不提供產品服務甚至沒有用戶,手中只有百萬千萬風險投資和IPO融資。
比如一家在萬維網上運作的普利斯林格斯,該公司經營的網站允許人們在線選擇最適合自己價位的航班機票,做好了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準備,為了向華爾街的分析師與基金經理們介紹普利斯林格公司的CEO,經營這次上市業務的摩根斯坦利在東十六街1號大都會俱樂部租用了一個舞廳。
舞廳的地點選在的位置很好,大都會俱樂部是上一個鍍金時代的豪華遺產,金碧輝煌,普利斯林的老板告訴他們,他們的故事不僅具有革新旅游行業的潛力,還能革新汽車銷售與理財服務行業,對于一家成立不到一年,員工只有一百號人的公司來說,那種說法無疑是夸下海口,但是房間里卻是沒有人質疑對方的展示。
一切只是因為普林斯林是互聯網公司,創始人以及董事會成員都十分有名氣,于是所有的華爾街人士都認為普里斯林將為成為最新的“互聯網藍籌股”。
又比如時尚網站boo.c燒掉了1億美元,這些錢來自****、高盛和貝納通家族,但boo.c只建了個網站。1億美元都花到哪里去了?
后世有人探究發現它們只是瘋狂地在各大媒體做廣告,給旗下員工開出高昂工資,為員工配備近萬元辦公椅,創業者整天飛來飛去趕場露臉,到處演講吹噓……
再比如寵物用品電商網站Pets.c,上市前經營和虧損一塌糊涂,上市后竟然拿到數十億美金。有一些上市網絡公司員工,工作日就在公司附近閑逛散步,或在公司沉迷電玩和桌上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