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制造秘訣“,是“半自動化加人工“,也有人稱“小米加步槍“。從電池生產線到汽車模具,王傳福把人力資源開掘到了極致,二十名工程師怎么也能頂上一臺機械手吧。在日本、歐美,工業化意味著大機器制造,盡量減少人工。經過比亞迪改造的“中國特色工業制造“,卻是“人海戰術“,或叫工程師制勝。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比亞迪制造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將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工藝改進自始至終地融入到了制造業的各個環節。他們發現,“半自動化人工“的準確率并不比全自動化低,而且避免了批量加工出錯后的大規模召回難題,它可靠又靈活。
又比如后世鎳鎘電池需用大量的負極制造材料鈷,如果進口國外性能較好的鈷,成本極高。比亞迪與某公司合作,在明確了國內外鈷的品質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國產鈷品質的詳細辦法,終于使國產鈷達到國際品質要求,同時較國外產品成本低40%.由于負極材料應用極廣,比亞迪僅此一項,一年就可以節省數千萬元。
……
王傳福的技術不是一遭練成的。
王傳福大學念的是電池,工作時候做的是電池,創業的時候做的還是電池。
1987年念碩期間在華夏帝都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后留院繼續研究電池,九十年代,研究院成立電池公司,他在其工作了數年,在有了一定企業經營和電池生產的實際經驗后,王傳福發現,電池行業未來市場很大,比如手機充電電池的機會,他有很好的技術,如果有資金的話,他就能做出大事業來。
比如現在很多手機電話電池是島國制造的,李傳福覺得自己的技術能打破島國企業在電池上面的壟斷。
王傳福底氣很足,他從大山中走出來,很早就沒有父親,是早早輟學的哥哥和含辛茹苦的母親攻讀他念了大學,他很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讀書機會,所以,他讀書很用功,在專業一直都是第一,后來進修和工作,其對電池行業絕對算是頂級的技術專家了。
“我不來做這件事情,還有誰比自己更適合來做這件事?”
王傳福準備找資金大干一場了。
呂向陽,一個比較早下海的表哥,他家比較有錢,他試著說服他來投資自己。
表哥對自己似乎比較信任,但是表嫂似乎不愿意……250萬,那是他們夫妻好不容易發財的,那砸下去,他們以后怎么生活。
表嫂的阻攔,讓表哥陷入萬難,他看不懂電池這個項目,但是他覺得他表弟是實在人。
表弟是不會騙他的。
可是自己的媳婦,還有家人都十分反對。
前世。呂向陽頂著巨大的壓力投資了自己的表弟,險些妻子都跟他離婚,鬧的媳婦回娘家一住就是大半年。
這一世,老呂不用萬難了,他就好好的過他們家富翁兒子。
因為一個神秘的年輕人找上了他,說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