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他嬸子,我可跟你說啊,這戶人家可是我千挑萬選出來,想著只有你家閨女才配得上,才過來跟你們說的,可不是隨意是誰都能攀得起的。”焦婆子抿了抿耳邊并不存在的散發,夸張的對著方氏說道。
“你別看這劉家也是莊戶人家,可人家劉小哥兒可是童生,這么小的年紀,往前參加了科舉,還不是穩穩的秀才老爺,到時候咱們可是想攀都攀不上了。”
一旁干活兒的杜文秀看著被焦婆子天花亂綴說的意動的方氏,不由撇了撇嘴。
十五六歲的童生,五十六歲考上秀才的也有。
不過這話可不敢說出來,媒婆的一張嘴,自己要是就這么隨意把她得罪了,只怕巧兒以后想要說個好人家也就難咯。
她倒不在乎養巧兒一輩子,關鍵是方氏不愿意啊,若是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想法,還不得撲過來撕了自己。
“那劉小哥兒這樣的童生,能看上我們家巧兒”方氏一手拿著針,腿上擱著縫補的衣裳,坐在凳子上微微朝焦婆子那面兒探著身。
焦婆子一拍大腿“哎呀我的好姐姐,咱們現在什么人家兒啊,兄嫂都能掙錢,就這么一個妹子,想說什么樣兒的人家兒說不上啊。”
方氏微微笑著,點點頭。
是了,現在家里境況好了,再不似之前寡母帶著孤女過日子,凈受人欺負了。
上次焦婆子進門,還是在呂嬸子的陪同下帶了個牙婆過來,問巧兒賣不賣給大戶人家當丫環呢,若是賣,也值五兩銀子
當時方氏自是不愿,卻也得客客氣氣把人送走,連聲難聽話都不敢說,就是怕以后耽誤了巧兒說婆家。
現在兒子回來了,也把日子過得紅火,那些挑水砍柴的粗活也輪不著家里的女人干,巧兒現在細皮嫩肉的,才有個小姑娘的樣子。
像這種以后有可能當官老爺的小哥兒也能說給巧兒,看來自家在別人眼里真的是不一樣了。
想到這,方氏也坐直了腰背,慢聲細語溫聲說道“要不,讓巧兒跟那劉小哥兒找個由頭見見萬一人家瞧不上我們巧兒呢,你說是不”
焦婆子連聲稱是,又說過兩天是鎮上的廟會,可以約個地方讓兩個孩子遠遠看上一眼,要是看對眼兒了,也好說下邊兒的。
方氏矜持地點點頭“那就依她嬸子的主意,問問那邊兒,看在哪兒見上一面合適。”
焦婆子離了陸家,便去了鄰村兒的劉家,把話傳達了過去。
劉家也是爽利,說自己家的兒子在上書塾讀著書呢,半個月才回來一回,不如就約在那書塾附近,到時候自家也去人,把孩子叫出來見一面就是。
事情就這般迅速的定下,杜文秀不時打趣,巧兒被她說得羞澀,最后除了吃飯上茅房竟連堂屋門都不出。
陸方海這幾天跟秋勇一起進山,只得杜文秀上鎮上給會安樓送醬菜,就帶著巧兒一起去了。
每回往鎮上送醬菜,都會包了老楊頭兒的牛車,若是村兒里還有其他人要去鎮上,陸家人就等下一趟,因著他們每回都是給夠了包車的銀錢,老楊頭兒也樂意做他們家的生意,不嫌麻煩。
去的路上,杜文秀和巧兒嘻嘻哈哈的鬧著,直把巧兒鬧了個大紅臉,后半段兒一路上都沒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