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過來后,粗活重活都輪不到她做。阿洛笑言,在杜家做了半輩子的活,卻來陸家享福來了。
杜文秀要她莫要想太多,自在這里住著就是。
院里又搭了雞窩,養了雞,月娘還劃了一塊地方兒搭了種木耳的棚子,教了阿洛,杜文秀看了,直夸月娘有心了。
因著阿洛這些日一直在這住著,每日里收拾,幾人將帶來的東西略歸置一下,便洗手煮飯。
這時,看門的吳老伯過來說道“外面有朱家的大少爺過來拜訪老爺奶奶。”
杜文秀笑著說道“吳老伯莫要喊什么老爺奶奶,大家都是桃花村兒出來的,自還照以前那般叫方海秀娘便是。”
吳老伯連聲道不敢,杜文秀假裝著惱,才使他改了口。
陸方海自去見了那位朱少爺,不一時便回來說,原來另外五十畝田地便是朱家買了,朱少爺今日剛好過來與佃農商議這地種些什么作物。
自己一行人來時,那朱少爺便在地頭兒看見,少不得來打個招呼,順便問一聲可要種一樣的作物,若是一起買,種子只怕還會便宜些。
陸方海知杜文秀不懂這田間之事,便作主答應了朱少爺的提議,并謝過他費心。
兩人又寒喧一時,朱少爺也便知趣告辭了。
“看來我們家倒是有個好鄰居。”杜文秀笑道。
阿洛也在一旁附和道
“那倒是的,我才來那幾天,有時也去田里走走瞧瞧,怕那些佃戶不經心,十回里有七八回都能見著那朱少爺蹲在田間查看土地,是個踏實肯干的。”
“那朱少爺今年多大可有婚配”杜文秀來了精神,拉著阿洛問道。
阿洛看了旁邊害羞的杜文嬋一眼,知杜文秀這樣問的意思,直道自己還未曾打聽,可使吳老頭兒的老婆子李氏去問問。
杜文秀忙催她去,又拿眼看杜文嬋。
杜文嬋卻不以為意,輕笑道
“姐姐莫要與姨娘胡鬧,便是家里這望穿秋水一般恨不得拿賣了我的銀子過得下輩子去,哪家肯正經娶我我早已死了心,姐姐莫要勾得姨娘生了盼頭,卻又落空,只怕心下更是難受。”
想著杜家的情形確如杜文嬋這般所言,杜文秀也只得嘆了一口氣
“有些子盼頭兒總比啥也沒有強,而且事在人為,說不得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總不能什么都還沒做,便想著等死了罷”
杜文嬋黯然一笑,不再搭話,只呆呆望著外頭。
杜文秀知她在這種境遇之下心里難受,也不再多說,免得她多想,鉆了牛角尖。
才吃罷飯,月娘便來了,杜文秀忙迎了出去,笑道
“都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如何我們才洗了鍋碗你便來了哪怕是早上一會子,也有你一口飯吃。”
月娘聽了直笑,啐道“呸,我還差你這一口飯呢,不過是吃罷了飯想起你們來了,便過來瞧瞧你。”
幾個人笑笑鬧鬧進了里間,同來的秋勇自拉著陸方海找地方喝酒去了。
為了不打擾二人說事兒,寒喧幾句之后,阿洛便帶著杜文嬋回了自己房間,母女倆好說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