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二年四月,皇帝楊廣親征突厥。
巍峨的城門下,集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
前些年賦稅徭役嚴重,不少百姓對皇帝恨之入骨。
但之玉監國期間,對民生特別的關注,不但輕稅薄賦,還大力發展農業,百姓的日子好過后,對嬴政也就愈發的愛戴起來。
這兩年,大隋百姓覺得,他們的陛下,比起治國,好像更適合打仗。
雖然陛下治理大隋的時候,把大隋搞得烏煙瘴氣。
但陛下知錯能改,知道自己不適合治國后,就把政務交給了鎮國公主。
古往今來,有多少皇帝能做到陛下這樣
他們聽說書先生講了,好多皇帝到死的時候,都舍不得把手中權力放出來,導致國家被治理得一塌糊涂。
陛下年紀輕輕,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有魄力把治國之權讓出去,這品質多么難能可貴啊
百官簇擁著嬴政一路往前,最終停在了五十萬大軍的面前。
看著眼前黑壓壓的大軍,嬴政心中難掩激動。
他年幼時,父王曾說,為王者,要保護自己的百姓,要開拓疆土
如今天下百姓,由他的女兒保護,他而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既然他嬴政出現在此,他就不會讓玉兒所說的歷史重演。
他要帶著大隋的鐵騎,踏遍三川四海,他要帶著大隋的軍隊,把所有疆土都打下,他要讓這世間,只能有一個國度,那就是大隋。
看著嬴政雄偉寬闊的背影,之玉眼中滿是不舍。
依照老祖宗的性子,也許今日一別,他們父女就再無相見之日
有她這個打工人在,老祖宗的心思,都放在開疆拓土上,他又怎會浪費時間回洛陽呢
似是感受道之玉不舍的情緒,嬴政干凈利落的上馬后,轉頭著對之玉含笑道
“玉兒,替為父治理好這江山。”
“為父,去給你打一片大大的疆土。”
聽到嬴政威嚴慈愛的聲音,之玉驟然紅了眼眶。
“父皇,記得平安歸來。”
嬴政淡淡一笑,眼中豪情萬丈,“待吾兒把大隋治理得國富民安,為父定會回來,回來看看吾兒治理下的盛世。”
之玉忍住酸楚,對著嬴政鄭重的作了一揖,“孩兒拜別父皇。”
嬴政豪爽一笑,把腰間的太阿劍解下扔給了之玉。
“玉兒,這劍你留著。”
“見此劍者,猶如見朕。”
“若朕在戰場上有什么不測,你便在洛陽登基吧。”
“國不可一日無君,朕若不在,大隋下一任的君王,非你莫屬。”
說完這段驚世駭俗的話后,嬴政不顧被他的話驚得呆若木雞的朝臣,威壓肅立的他面前五十萬大軍道
“出發。”
“咚”
“咚”
“咚”
隨著嬴政話音落下,鋪天蓋地的鼓聲頓時響起。
黑壓壓的大軍快速讓出一條路,嬴政策馬揚長而去,沒過多久就到了隊伍的前端。
目視宛如長龍般的隊伍逐漸遠去,之玉收回視線,把太阿劍緊緊握在手中,轉身對百官道
“都回去吧,莫要耽誤了政務。”
百官此時還沉浸在嬴政方才的話中,并沒有回過神來。
剛剛陛下的話是什么意思難道,陛下有意立鎮國公主為儲君嗎
比起被這個消息震得久久不能回神的百官,周圍百姓對這件事情的接受度出奇的高。
現在女子都能做官了,也能出來做生意了,做皇帝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鎮國公主可不舍一般的女子,她監國以來,他們這些老百姓的日子那是越過越好
之玉走了后,還留在原地的百官面面相覷,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大家默契的搖了搖頭,轉身往城內趕。
江山是陛下的江山,陛下想立誰做皇帝是陛下的事,他們想干涉,也干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