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微微瞇眼,認真的盯了之玉半晌,見之玉不卑不亢,滿臉認真之色,她好看的眉頭不由微微皺起。
“月兒,朝中大臣沒有骨氣,總想著把你推出去換取和平。”
“他們平時自詡自己是男子,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總拿藐視的眼神看我們女子。可一有問題,他們就會把我們女子推出去。”
“你是大唐的公主沒錯,但你不是聯姻的工具,沒人規定,公主就一定要和親。”
“朝中大臣支持和親,那是因為他們懦弱,他們怕起戰亂,怕他們的子孫死在戰場上,怕他們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他們表面上說得堂而皇之,張口閉口為了邊境安寧,為了天下百姓,其實他們為的,只是他們的利益。”
“如果他們在你耳邊說了什么,你就當沒聽到就好了,我和你父皇,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你去和親的。”
“母后,和親吐蕃,是兒臣深思熟慮后下的決定。”
“兒臣總是要嫁人的,若能為我大唐獻出一份力,就算遠嫁他鄉又如何。”
見之玉這么說,武后眼眸中多了一絲深思語氣也嚴肅了起來“月兒,和親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你回去翻開史書看看,這歷史上,有哪個和親公主的下場是好的”
之玉淡然的笑了笑“母后,那些和親公主的下場不好,是因為她們的嫁妝不夠豐富。”
“若父皇能拿五萬兵馬做我的嫁妝,想來吐蕃上下,對我定然是畢恭畢敬的。”
看著眼前巧笑嫣然的之玉,武后只覺得一陣陌生“月兒,莫要胡鬧。”
“母后,兒臣沒有胡鬧。”
“父皇生病,把政務交給你處理,不少大臣因你插手朝政,對你恨之入骨。”
“此次吐蕃前求娶兒臣,若母后你一直阻攔,他們又要對母后你口誅筆伐了”
武后冷冷一笑“他們奈何不了我,口誅筆伐又如何,我從不懼怕。”
“月兒,你是母后的女兒,母后無論如何都會護住你的。”
“和親之事,你莫要再提了。”
見武后拒絕得這么干脆,之玉抬頭目視著她,眼底一片堅定“還請母后成全兒臣。”
見之玉這么堅持,武后怒了,“來人,送公主回去,禁足三日。”
“母后,若手中有權,兒臣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好。”
“兒臣在您身邊長大,自小就明白一個道理,婚姻對于女子來說,只是錦上添花,女子最重要的,是手中要有權。”
“若父皇能給兒臣五萬兵馬做陪嫁,兒臣便是遠嫁吐蕃,日子也不會過得太差。”
“兒臣和親,既為自己掙得名聲,又能維護邊境和平,還能減輕父皇母后身上的壓力,孩兒覺得,自己沒有不和親的理由”
“所以,還請母后成全。”
說完,之玉朝武后福了福身,這才挺直脊背離開了御書房。
之玉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御書房內后,武后不知在想些什么,站在原地怔愣了半晌。
許久,她威嚴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這笑容里,有無奈,有欣慰,更有嘆息。
從前她一直認為,她女兒的脾氣,與陛下很是相像。
可直到今天她才發現,她這女兒,像的哪里是陛下,明明是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