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病好了后,之玉帶著大唐的良將,浩浩蕩蕩的離開了洛陽,往室韋而去。
神功元年,唐軍破室韋、契丹和靺鞨,大軍凱旋。
自此,大唐疆土,廣袤無垠。
班師回朝的路上,李隆基意氣風發的扛著大刀,晃悠的騎在馬上。
看到兩邊景色越來越熟悉,他嘆息了一聲,對旁邊的李裹兒感嘆道:“感覺才出去沒多久,如今就要回來了。”
“唉。”
“希望回去后,皇祖母大發慈悲,別把我們留在宮中。”
一旁英姿勃發的李裹兒點了點頭,“希望吧。”
“我可不想整日被拘著學習。”
“再繼續當年的日子,我覺得我會瘋的。”
見李隆基和李裹兒這么懼怕進宮,旁邊的李仙蕙心中突然生出了幾分慶幸。
幸好當年姑姑把她帶出去了。
她要是被留下來,可能下場和堂姐他們差不多。
聽說堂姐他們在宮里的時候,每日有七個時辰都是在學習.........
李隆基有些心不在焉的感嘆:“現在仗打完了,以后我們想出來,是不是就困難了?”
“想什么呢?”
“仗啥時候打完了?”
“本王給你們的輿圖,你們是沒看嗎?”
“周邊還有那么多國家沒有納入大唐的疆土,你就說仗打完了,怎么一點斗志也沒有?”
李隆基還沒感嘆完,之玉便一掌拍在他頭上,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
聽到之玉的話,李隆基眼神亮晶晶的。
“姑姑,您的意思是說,我們還能繼續打仗?”
之玉很不優雅的翻了個白眼,“不然呢?”
“你以為讓你們練這么多年的武,就是讓你在這次的戰場上走過場啊?”
聞言李隆基瞬間松了口氣,“有仗打就好,我可不想回宮。”
之玉無語的搖了搖頭,“你們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世間,想投身在帝王之家的人數不勝數,你們這么嫌棄皇宮,當初就該投胎去尋常人家。”
聞言李裹兒俏皮的笑道:“姑姑,投胎又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之玉好笑的搖頭,“行了,到宮中后,你們都收斂一點。”
“要是讓你們皇祖母知道你們的小心思,小心你們被罰。”
聞言兩人齊刷刷的點頭,“知道姑姑。”
儲君歸來,百官相迎。
看到一身紅色盔甲,英姿颯爽立于馬上的之玉。
周圍的百姓只覺得心安。
有太女在,大唐再無外敵環繞,再無外人敢欺。
大唐如今之所以這么安寧,全靠太女驍勇善戰。
如今的大唐,比之史書上的強漢,更加強盛不少。
他們何其有幸,生于這盛世........
班師回朝后,之玉開始接手政務,雖然她和武則天偶有分歧,但總體來說問題不大。
回來沒多久,之玉給了李隆基和李裹兒兩條路,一條是帶兵穿過西北方向的沙漠,為大唐開疆拓土。一條是揚帆起航,漂洋過海與其他國家經商。
還沒考慮多久,兩人商量了一下,紛紛選擇去征戰。
畢竟他們從小到大,被壓著學了不少武藝,要是不去征戰,那他們這么多年的苦不就白受了。
對于他們的選擇,之玉自然沒有任何意見,給了他們一些兵,便把他們兩個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