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離開后,之玉開始把視線對準了西夏國。
也不知之前的皇帝是怎么想的,泱泱大國,居然年年給西夏送東西送錢,想想都覺得丟臉。
如今她來了,西夏就休想再從大宋拿走一個銅板。
見大宋態度一下子強硬了,西夏國很是懊惱。放話要派兵來攻大宋。
有些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后,當即在朝堂上勸之玉,說什么以前年年都給西夏上貢的,現在也該繼續上云云。
這可把之玉氣得,當即擼了這些人的官職,把他們打入大牢。
大宋沒有絲的毫傲骨,和這些貪生怕死的官員脫不了關系
收拾了這些軟骨頭后,之玉當即讓人點兵,準備隨時出發邊境。
見之玉似有與西夏動手的打算,幾個老臣不由對視了一眼,眼里滿是擔憂。
如今的官家雖是女子,但比前幾個官家都有血性。
也不知官家這性子,對大宋來說到底是福還是禍.........
—
應運二年五月,大宋率二十萬大軍駐慶州,大軍時不時就對西夏進行騷擾。
對于大宋這種不講武德的匈奴打法,西夏深受其擾。
大宋的軍隊,每過十天半個月的,就會北上攻城,來搶他們西夏的牛羊牲畜。
這種行為,和歷史上記載的匈奴、突厥等簡直如出一轍............
西夏也不是沒反擊過,但大宋人多,打了一批又來一批,打到后面,他們都失去打仗的熱情了,轉而以防御為主。
因為沒有做好與大宋決一死戰的準備,所以對于大宋時不時的北上騷擾,西夏皇室也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暗暗發展自身實力。
西夏的想法,大宋這邊自然猜出來了,所以被之玉留在邊境的趙曙,時不時就以訪友的名義去找西夏皇帝李諒祚聊天,然后暗中挑撥西夏皇室的關系。
對于整日在自己面前瞎晃悠的趙曙,李諒祚也不是沒想過把他抓了來威脅大宋。
可趙曙的身份實在尷尬,他是大宋太上皇的養子,自己要是把他抓了,現在的大宋皇帝肯定不會管他的死活,不但不會管,恐怕還巴不得自己把趙曙殺了................
他自然不會如大宋皇帝的意,所以他現在非但沒對趙曙動手,反而還與趙曙把酒言歡,挑唆趙曙回汴京爭皇位。
大宋的打法,別說西夏人窩火,連大宋的官員都覺得丟臉。
每八百里加急的信傳來,不是說搶了西夏幾頭牛羊,就是說殺了西夏的兩三個人。
大臣們看著這個戰績,心情都不怎么好。
仗打成這樣子,還不如不打。
沒有歐陽修做自己的嘴替,之玉只能親自上場,對著不滿她的大臣就是噴。
“與他國交戰,豈能說打就打,說不打就不打。”
“再說了,如今在邊境領兵的,是你們滿意無比的信王趙曙。”
“你們覺得他打不好仗,就寫信去罵他呀,在朝堂上吵吵鬧鬧的又不能解決事情。”
“又不是我在指揮戰場,你們在我面前念念叨叨的干什么。”
“想讓我御駕親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