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七十章引蛇出洞
燈火通明,陳望端坐于明堂之上,一邊看著手中的地圖,聽從著身前那名穿著破爛麻衣的軍卒稟報。
那些哨探回稟的消息遠比陳望預計的還要清楚一些,甚至還繪出了一張頗為詳細的地圖,標明了幾處重要的信息。
淳化城之中有九百遼騎,這并非是秘密。
那些早早已經進入了城中的流民探子,早已經是用各種手段將其消息遞出了城外。
為了防備明軍襲營,現在闖軍營地已經是宣布戒嚴。
很多人都只知道李自成是驛站出身,但其實在驛站裁撤后,他還當過邊軍,還一路做到了把總。
本身李自成就有一定帶兵打仗的經驗,而后更是統領一路義軍作戰。
在和明軍多次的作戰之中,李自成的進步可謂是肉眼可見,扎營設防這種基本功并不差。
面向淳化的一方的營地,雖然因為時間的原因營墻都沒有豎起,但是也安置了不少的障礙。
設下了防御的陣地,布置的幾乎是滴水不漏,沒有多少的破綻。
但后營老弱畢竟太多了,防備并不嚴格,派出去的哨探全都混了進去。
所有的傳出來的消息都被匯總了起來,大致也勾勒出了流寇后營的大致情況。
李自成只分了差不多一萬人左右的步隊,和三千多名馬隊的保護。
馬隊的駐地在最后,步隊在外,后營由高杰與韓正兩人分守南北,高杰守南,韓正守北。
張承德則領兵在西,護衛后營。
韓正和張承德比高杰地位稍低,但是也是李自成麾下的將領。
陳望還得到了一個信息,惠登相并沒有和李自成在一起,而是一路向北,不知道去往了何方。
但是李自成麾下的馬隊約有九千人,精騎則是已經擴建到了三千人。
步隊、饑兵算上后營的共有有四萬人,老弱五萬。
比起當初在湫頭鎮遭遇之時,馬軍和精騎都多得多,實力幾乎提升了近兩倍。
陳望清楚李自成麾下的馬軍和精騎可能還有一部分不在這里,在守備從邠州前往三水的官道,防止被兩面夾擊。
現在李自成其實也是在冒險,自三水到淳化的這一線,這個時候只有一條大道可以通行,兩山相夾。
若是左良玉擊潰了他殿后的部隊,只需要守住三水,他們便將成為甕中之鱉。
那個時候就是想要單單率精騎逃出都是極為困難之事。
因為需要防守,所以高杰駐兵的營地是在外圍。
流寇現在已經不是原先完全亂哄哄的一團,他們已經是有了基本的紀律,甚至在老弱、饑兵營中還有著相關的規定。
不過闖軍對于老弱還有饑兵的控制的力度并不高,也沒有太過于深入基層,大部分人還是互相不認識,因此也給了哨探機會。
闖軍也沒有人想過,明軍會派遣哨探會潛入后營。
入營的哨探摸清了不少的東西,闖軍后營的營地之中,一眾軍兵的戒備心都極為低,除去在靠近外圍的地方守備稍微森嚴一點,其余都松懈無比。
對于內部的老弱和饑兵營地幾乎沒有設下什么防守,有些地方值夜的軍卒甚至還在睡覺,巡夜的巡邏隊也沒有幾支。
陳望收了手中的地圖,抬起了頭,盯視著眼前等待的哨探。
和高杰取得聯絡,現在看起來并非是什么難事。
但是事到臨頭,陳望卻是難以平復下來內心。
他有些猶豫,是否真要傳信給高杰,讓其與之里應外合。
這其中還是有很多的變數,不能保證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