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雖然沒有見過建奴,但是他看過軍報,也聽過其他人講述過建奴的戰法。
不過目前得知的情況,陳望也并沒有完全生搬硬套建奴的戰法。
建奴軍中輔兵多是作為死兵炮灰,也配備盾車,但是陳望并沒有將輔兵當作死兵炮灰。
在陳望的軍中隨行輔兵大量列裝火器,基本上是以三眼銃為主,只有少數的鳥銃,還在軍中配備大量的佛朗機、虎蹲炮作為火力補充。
強調火器的火力,近距離用三眼銃,中近距離用佛朗機、虎蹲炮,遠距離則用發熕炮。
敵軍防守的話,先以發熕炮遠距離炮擊打擊敵軍士氣和防御,然后以盾車為掩護,派遣重甲步兵一路行至近前。
接敵之后,用重弓重箭打開局面,重甲步兵殺入陣中,后方輕兵銃兵一擁而上,一舉破陣。
如果是敵軍進攻,就先放敵軍沖至近前,利用三眼銃的爆發火力以及佛朗機炮和虎蹲炮的覆蓋火力瞬間擊潰沖陣的敵軍。
然后趁著敵軍前陣混亂不堪,用發熕炮轟擊敵軍后方大陣,再用精銳騎兵驅趕潰兵,沖擊敵軍精騎。
一路以來,無往不利,接連取勝。
不得不說,陳望如今所采用的戰法極為合理。
洪承疇微微皺眉,眼神一動,他突然心有所感,或許這種戰法可以在軍中推廣。
不過這其中,還有很多的細節和東西需要解決,并非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夠決定的
萬千的思緒在洪承疇腦海之中回轉。
“戚繼光陳望”
洪承疇閉上了眼睛。
嘉靖年間,北有強虜犯境,南有倭寇騷擾。
國家動蕩,天下昏暗,人心惶惶,難以安頓。
世亂念忠臣,國危思良將。
戚繼光還有一眾良將的出現,終究是解決了當時的危局。
國朝如今的局勢比起嘉靖年間何止難堪百倍。
夜黑風急,帳外疾風卷過,發出陣陣的低吼。
洪承疇的思緒也被帳外的北風帶著回到了不久之前的西安府。
陳望的身影再度出現在了他的眼前,大帳之中一眾將校身上都帶著沉沉的暮氣,維度陳望身上所帶的一股朝氣,和其余眾人身上的暮氣沖突,顯得格格不入。
雖然口稱卑職,低頭垂首跪地躬腰,但是卻讓人感覺仍舊如同站立一般。
洪承疇睜開了雙目,原本略有些昏暗的眼眸之中多了一絲光亮。
從成為三邊總督奉旨平叛以來,他見過了無數的軍將,但都沒有一人如同陳望一般。
左良玉、賀人龍雖然悍勇善戰,但不過只是平常勇將。
艾萬年、湯九州雖然知曉方略,但也不過只是略有才能。
曹文詔雖文武兼備,有將帥之才,可謂良將,但終究是獨木難支,力有不逮。
帳外風聲漸急,洪承疇目光閃動,想起了當時曹文詔向他稟報了和陳望的夜談,其中有一句話他記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