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凝望著眼前的輿圖,腦海之中也浮現出了曾經所看過的史料和文獻。
史書上對于崇禎九年上半年記載極為有限。
尤其是三月之時高迎祥領兵經由河南省的南陽府,進入湖廣省的襄陽、勛陽重返陜西這段歷史更是摸棱兩可。
各方的記錄也是頗為雜亂,不過這些對于陳望來說梳理并非是一件難事。
崇禎九年的時間線,如果按照月份,以及南方、北方、還有關外三個地域來細分,慢慢的推進一切就很清晰。
這里的南方是指河南、湖廣、陜西省南部的漢中府一帶,也就是高迎祥等部活動的區域。
而北方則是指陜西的中部和北部地帶,也就是李自成和惠登相活動的區域。
關外自然是指北方的后金。
一月。
南方高迎祥等部于南直隸等地活動,受挫之后西入歸德再度返回河南。
二月。
北方戰場陜西農民軍遭受重創,寧夏兵變。
南方戰場高迎祥攻密縣、破登州,與張獻忠等部合兵一處,南下南陽府。
盧象升命令祖大樂守備南陽府東面的汝寧府,又讓祖寬守備南陽府的鄧州,自己領軍追擊高迎祥。
這一時期,高迎祥麾下主力并沒有折損太過于嚴重,不過被盧象升一路追擊已經是疲憊不堪。
雖然在和盧象升作戰之中一直是敗多勝少,但是死傷的大部分都是馬軍和普通的步隊饑兵,談不上什么傷筋動骨。
但這個時候其實還是高迎祥麾下軍隊最為虛弱的時候。
盧象升知道高迎祥想要渡河南下進入勛陽、襄陽地區,于是提前告知湖廣巡撫王夢尹和鄖陽撫治宋祖舜兩人,命兩人領兵沿漢江設防,阻攔高迎祥渡河。
但是兩人在提前得知高迎祥將要渡河的消息之后,還是沒有守住漢江。
高迎祥率領精騎自光化偷渡漢江進入勛陽,漢江防線形同虛設就此瓦解,湖廣巡撫王夢尹和鄖陽撫治宋祖舜不敢野戰,帶領軍兵返回城池。
漢江之役的取勝讓高迎祥有了別樣的想法。
在盧象升渡江之后。高迎祥返身復戰盧象升。
這一戰盧象升遭遇了慘敗,僅以單騎身還,險些身隕,還丟失了重要的關防印信。
明大司馬盧公年譜記載
“賊自光化度羊皮灘入襄陽,或突鄖、均。”
“公檄總兵秦翼明、副將雷時聲由南漳、谷城克期入山擊賊,翼明失道后期,賊偵視無援,遂環山斷路,從后逆擊,雷時聲戰死。”
“公單騎由絕澗度,亡其關防,既而與大兵合。”
“邊兵習騎射,不便登涉,山氣熏蒸,多染疾疫。”
高迎祥率兵從容南下,進入了勛陽、均州等地的山區。
盧象升收攏殘兵之后再度會和諸將,派遣祖寬領關寧軍再度進剿。
祖寬麾下的關寧軍本就多患疾病,又缺乏軍餉,更不熟悉山地地形,一時間嘩變鼓噪者眾多。
盧象升只能是征調四川及筸子地方的土兵來搜捕均州的農民軍。
明史列傳卷一百四十九記載
“寬等騎軍,不利阻隘,副將王進忠軍嘩,羅岱、劉肇基兵多逃,追之則彎弓內向。”
“象升乃調四川及筸子土兵,搜捕均州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