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高迎祥和張獻忠等部活動于勛陽府、襄陽府兩府之間。
而盧象升遭遇了慘敗,麾下軍兵折損嚴重,也是無力再行追擊,只能暫時穩住陣線,屯兵于漢江沿岸。
三月。
山西在遭受連年的旱災、蟲災后,又發生大饑荒。
時饑民無糧,只得食樹皮、草葉。
樹皮、草葉盡,乃人相食。
臨近山西的河南南陽,也發生饑荒。
唐王聿鍵奏河南南陽饑,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
崇禎帝乃下詔發三千五百金賑濟山西、南陽,并免山西被災州縣新舊二餉。
在南方,高迎祥帶領軍隊由鄖陽、襄陽向興安、漢中方向開始進軍。
在北方,李自成則是從南山越過了商、雒,進犯鞏昌府的北部,被左光先、曹變蛟兩部擊破后一路逃往了慶陽府北部環縣。
史書之中記載寥寥,僅有只言片語,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事。
但是這一個月也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發生,雖然這一件事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多少的波瀾,但卻極大的影響了歷史的進程孫傳庭來了。
崇禎九年,三月,陜西巡撫甘學闊被罷,新任陜西巡撫由孫傳庭接任。
這個時候的孫傳庭剛剛復起,雖然小有名聲,被贊有“邊才”,因此越級升為順天府府丞,但聲名僅限順天府一地。
在孫傳庭接任陜西巡撫的時候,其實并沒有多少人看重孫傳庭。
在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想到,就在孫傳庭趕赴陜西上任不到兩個月時間便做了一件大事生擒高迎祥
四月。
四月之時關內并沒有發生太大的動亂和事件,但是關外卻是發生了一件讓崇禎極為憤怒的大事黃臺吉稱帝了。
四月十一日。
關外,黃臺吉在遼東盛京天壇祭天,“踐天子位”,受尊號為“寬溫仁圣皇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關內腹地,官兵和流寇在勛陽一帶陷入僵持之中。
只知道高迎祥在漢中府的東部一直活動,并沒有記錄其攻下了多少城池。
盧象升在三月遭遇失敗之后,便一直領兵呆在勛襄一帶,關寧軍多騎兵不習山地作戰。
因而盧象升在和洪承疇商議過后,在崇禎九年的四月之時,盧象升派遣祖寬、李重鎮率領關寧軍前往馳援陜西,而讓其他的將校守衛勛陽和襄陽。
使“秦賊母出、豫賊母入”。
明大司馬盧公年譜記載
“四月乃分諸將扼鄖襄,自統關寧兵入豫,命祖大樂赴永寧,祖寬、李重鎮赴靈寶。”
“時豫中諸賊亦適入秦、豫、蜀之交萬山中,河南大饑,饋餉不至,邊兵匈匈。”
明史列傳卷一百四十九記載
“楚、豫賊及迎祥等俱在秦、楚、蜀之交萬山中,象升自南陽趨襄陽進兵。”
“賊多兵少,而河南大饑,餉乏,邊兵益洶洶。”
“承疇、象升議,關中平曠,利騎兵,以寬、重鎮軍入陜,而襄陽、均、宜、谷、上津、南漳,環山皆賊。”
五月。
北方戰場,原本的歷史是惠登相和混天星、滿天星三部合力斬殺延綏鎮總兵俞沖霄,因此聲勢復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