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四日,京師戒嚴。
崇禎帝急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杜文煥,山西總兵虎大威諸鎮兵馬入衛。
原本此時的大同總兵應是王樸,但是因為陳望的影響,延綏總兵俞沖霄提前一年戰死。
王樸也因此提前了一年升為了總兵,而且不是大同的總兵,是延綏的總兵。
在此前的成、階之戰,時任延綏的總兵王樸因為輕敵大意,被李自成擊敗,李自成也因此再越關山進入川北。
洪承疇大怒之下,直接奪了王樸的官職,將其一擼到底。
取而代之則是原本應該在崇禎十五年時才重新起復的杜文煥。
同日,崇禎正式下發勤王詔,詔令山東、陜西等地兵馬北上拱衛京師。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二日。
潼關西側已經是扎下了一個巨大的臨時營地。
營地之中眾多旌旗獵獵作響,北風呼嘯而過,卷起了無數的旌旗。
營地雖然簡略,甚至連多少防御的工事都沒有,但是那股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氣還是讓人不由暗自心驚。
營盤之中寂靜非常,除去守衛在營墻和在營盤之中巡邏的少數軍兵之外,其余的軍兵都是安安靜靜的呆在營帳之中。
十月的潼關寒冷非常,就是穿著普通的冬衣都忍不住的會打顫發抖。
不同于營地之中的寂靜和安寧,營外的官道之上不時便有大隊的騎兵呼嘯而過,道路的遠方還有大隊的步卒正在緩緩而來。
九月二十二日、二十八日,賊酋岳托、多爾袞領軍分別由密云、青山關再度入寇,合兵十萬,號稱二十萬。
皇太極親自領兵向山海關作牽制攻勢,兩路清兵破墻不久,大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相繼戰死,鎮守太監鄭希詔懼戰逃跑。
岳托、多爾袞兩人領軍一東一西再度入口,長驅直入,于牛欄山會師進而合兵一處。
北虜寇邊之消息轉瞬之間已經是傳遍了整個北方。
勤王令雖未下達,但是洪承疇和孫傳庭在很早的時候便收到了整備的命令。
于是乎,整個陜西的兵馬此時都正在向著潼關的方向趕去。
陳望也同樣收到了征調的命令。
漢中府的威脅如今已經是徹底解除。
在李自成戰敗以后不久,七月十五日時順義王在河南信陽宣布投降。
崇禎詔發免死牌,將其麾下九千五百余名部眾盡皆解散。
同月,羅汝才、混十萬、整十萬、十反王、托天王、小秦王等六營在河南永寧也向總理熊文燦投稟乞撫。
熊文燦派監軍道張大經于八月一日,至永寧縣西關會見羅汝才等人接洽招安事宜。
同月二日,徘回在河南府境內的紫微星、射塌天、一字王等六部,也在河南盧氏縣派人遞交了降表、表示愿意歸降。
如果說張獻忠、劉國能的投降讓七十二營覺得難以勝利,那么李自成的兵敗便是真正的讓所有人都感到了絕望。
陳望自然也沒有留在漢中府的任何借口和理由,洪承疇和孫傳庭兩人發下來的軍令,他也不得不遵守。
軍令下達,命其限期抵達潼關,遲到將受軍法懲處,陳望自然也是不敢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