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我將令,輕敵致敗者、不尊號令者,無論出身、官職,立斬”
色勒收斂了笑容,一眾原本神色不屑的將校也是面色微凝。
查蘇喀的軍令下達,包括色勒在內,一眾將校皆是齊聲應喳。
色勒雖然和查蘇喀一樣都是甲喇章京,都是參領,但是這一次南下,旗主指定了是讓查蘇喀領軍。
平時的時候兩人平級,可以平等交流。
但是戰陣之上,只要查蘇喀舉起了令旗,下了軍令,他就是一軍的主將。
清軍之中等級森嚴,比起同時期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嚴苛,而也正因為如此,清軍的戰力也極為恐怖。
甚至能夠在四散劫掠之后,帶著掠奪到金銀財物、牲畜人口,按照既定的時間重新完成集結,不掉隊,也不遲到。
甚至在潰敗之后,重新跑回后方之中聚集起來。
這對于一般的軍隊來說,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在同時期的歐洲,他們之間的交戰之中,也會派兵去往地方的地盤四出劫掠。
雖然制定各種各樣的反制措施,但還是有很多士兵趁機逃跑和熘走。
而潰敗之后,再想聚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清軍之所以能做到,一是因為其一直以來幾乎戰無不勝而造成的驕傲心態,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基層的軍事制度。
黃臺吉現在建立起來的清國,在很多地方學習明朝,表面上看來是類似于明朝一般的封建帝國。
后來清國入主中原之后,說是清承明制,以致于后世很多時候,有些人將晚清的問題丟給明朝的制度。
認為正是因為清朝承襲了明朝太多的制度,才會造成近代中國的衰落。
但實際上,明清之間在本質上是天差地別。
明朝是封建國家,而這個時候的清國,實際上卻是軍事氏族統帥下的半奴隸制結構。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
努爾哈赤時期的女真,還處于部族制。
在李成梁、李如松死后,遼東明軍開始變得衰落,原先身為其從屬的努爾哈赤抓住了這一絕佳的機會,趁機以七大恨起兵。
努爾哈赤花費了良久的時間,在遼東明軍最為孱弱之時,完成了對于各部氏族的統一,建立起了一個所謂的國家。
當時的后金,實際上也只是是一個披著國家外皮的部落聯盟罷了,實際上極為散漫。
努爾哈赤以鐵血的手段,將其盡數納入了其麾下。
對于這些事情,黃臺吉很清楚,不僅清楚表象,還清楚內應。
所以他上位以后,大量的提拔漢臣,便是為了改變這一境況。
在他的一番喬裝打扮之后,如今北面的清國外表,正開始變得和以往中國一貫的中央集權政權相彷,也就是所謂的封建社會。
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徹底的取代明朝
不過他們雖然無法取代明朝,但正是因為軍事氏族的性質和半奴隸制結構,所以戰力才如此的強悍。
查蘇喀瞇起了雙目,不知道為何他總是有著一種不好的預感。
而這時,他也終于注意到了,明軍的這次整隊似乎是比起前幾次都要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