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踏步聲伴隨著漢中軍大陣的推進,跟隨著昂揚的戰鼓聲向著前方席卷而去,和清軍大陣之中的喊殺聲迎頭撞在一起。
最血腥的肉搏戰即將到來
二十步的距離,這個距離甚至連對面大陣之中人的眉眼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雙方陣中的軍兵此時都看到了對方的模樣,兩者不約而同皆是心中一凜。
“嗚”
低沉的螺號聲自清軍的大陣后方傳來,清軍大陣的腳步再度加快。
幾乎就在同時,清軍的大陣之中陡然飛出了大量的飛斧,還有鐵骨朵等一眾投擲用的短兵。
緊隨其后的不少護軍營騎兵此時也已經是下馬步戰,抓住最后的時機射出了重箭。
“放
”
與此同時,漢中軍的軍陣之中也響起了一陣嘹亮的天鵝音。
后陣一眾下馬的步戰遼騎皆是紛紛射出了手中的重箭。
清軍的戰法陳望一清二楚,怎么可能沒有反制的手段。
兩方陣前箭失往來、投擲物遍布,雙方陣線之中不斷有軍卒慘叫著倒下和中傷。
但是沒有任何一人停下前進的步伐。
千百人列隊而前,一齊擁進,怎能容人后退躲閃
前方的人倒下了,后方的人就踩著前方人的身軀繼續前進,后方的人倒下了,更后方的人就繼續補上,戰陣之上,便是如此,沒有半分的人情,也容不下絲毫的軟弱。
巨大的壓力沖擊著兩軍前陣軍卒的神經和意志。
“殺
”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自漢中軍的軍陣之中迸發出來,向著前方直沖而來的清軍大陣席卷而去。
得益于長期的訓練,哪怕再不斷有人倒下的時刻,漢中軍大陣仍然平直。
直沖而來的一眾清軍甲兵也是紛紛大聲的吶喊著,他們呼喝著難懂的滿語,神色猙獰的怒吼著、咆孝著。
他們的前方,是一片又一片由長矛組成的森林,放眼望去,盡是密密麻麻的槍刺,而那些槍刺此時已經放下,向著他們直沖而來。
清軍大陣越發的急切,前排的刀盾兵弓著身軀快速的跑動著,后排的甲兵皆是紛紛放平手中的長槍和刀兵,齊聲吶喊迎著漢中軍的大陣發起了沖鋒,深藍色的直線在曠野之上演變成了曲線。
轉瞬之間,深藍色的洪流便已是撞上了席卷而來的赤潮,在山呼海嘯的喊殺聲中,兩軍已經是越過了中間的間隔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兩股鐵流迎面對撞,一瞬之間便已經是激起了無數的血浪,腥臭的血腥味一瞬間彌漫的到處都是。
無論古今還是中外,槍兵基本都是冷兵器時代近戰的主角。
不比于難練的刀盾,練出一名合格的槍兵要簡單的多。
而且一桿長槍和一百桿長槍并非是簡單的加減法,隨著槍兵的增多,量變也可以產生質變。
當長槍兵結成大陣,對手要想打破,往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漢中軍的前陣幾乎都是長槍兵,而清軍之中也有為數不少的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