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清軍是發起進攻的一方,前陣大部分人都還是手持著刀盾。
很多時候兩軍接陣,是槍陣之間的相互絞殺,看哪一方能夠頂住傷亡堅持不潰。
但是刀盾也可以破槍陣,長槍的優勢在于長,但是長槍的劣勢也是在于長。
只要刀盾兵能夠沖到近前,在任何一個地方打開缺口,一陣長槍方陣很快便會支離破碎。
明軍占據數量優勢,并且騎兵的數量極多,眼下自四面八方合圍而來。
四面合圍,是絕境。
想要絕處逢生,那么就要趁著尚未合圍之時,搶先擊破一路。
薩爾滸之戰他們便是這么勝的。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只要先破一路,便可以大減敵軍士氣。
夫戰,勇氣也。
膽氣一失,其戰必敗。
每一次他們只要擊破了一陣明軍,其余的明軍便會爭相恐后逃命,或是畏懼不前保存實力。
明軍的將校麾下能打的就是家丁,手中的家丁打沒了,官也就做到頭了。
作為明軍的對手,他們再了解不過了。
號角急鳴,戰鼓通通,兩方大陣被沖得陣勢大亂,兩軍的將校皆是高聲的呼喊著維持著軍陣。
朵朵赤紅的浪花在潮水之中不斷的泛起,刀劍的入肉聲、鈍器的錘骨聲還有凄厲的慘叫連綿不絕。
鋒利的順刀和尖銳的長槍不斷的收割著人的性命。
一名身穿著布面鐵甲的清軍刀盾兵壓低身形躲過了一桿直刺而來的長槍,而后弓著身軀欺身上前。
而后用左手盾牌的上沿頂起另外一桿長槍的槍桿,右手的順刀貼靠在前方最后一根長槍的槍頭,順推著快步向前。
清軍刀盾兵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們打老了仗,刀盾破陣對于他們來說駕輕就熟。
那清軍刀盾手神色猙獰著往前,破陣選鋒,此戰的首功已經是被他收入了囊中
一般這個時候,明軍的長槍兵心理的防線基本就已經崩潰了。
只要趁勢殺入軍陣之中,明軍的長槍兵就會在轉瞬之間土崩瓦解。
只是他的愿景很快便落在了空處。
就在他向前剛剛踏出一步之時,一桿長槍如毒蛇一般探出,狠狠的刺向他的胸口。
那清軍的刀盾手眼疾手快,收回了盾牌護住了胸口。
刺耳的響聲乍然響起,巨大的力道帶著那清軍刀盾手手中的盾牌的身形一歪,還未等其做出多少的反應,另外一桿長槍便又已是襲擊而來。
鋒利的槍頭迎面刺來,直接洞穿著那清軍刀盾手脖頸上的護項,刺入了那清軍的咽喉。
清軍的甲兵沖陣,幾乎都要遭到數只兵器攻擊,就算是運氣好能沖近的,也會被后陣的下馬步戰的遼騎給解決。
漢中軍的軍陣之中,密密麻麻的長槍不斷的刺出收回,長達一丈四尺的長槍組成的槍陣阻擋住了清軍大陣的沖勢。
明軍的制式長槍大部分是一丈二尺五寸,漢中衛的軍器局生產的長槍是一丈四尺,長了一尺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