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了所有的罪責全都能夠歸攏到多爾袞的身上,贏了的功勞卻是均分,何樂而不為
不過眼下的局面,自然沒有任何輸的可能。
明軍雖然比起數年前要敢戰的多,但是敢戰又如何,明國已經從根基處腐朽了,不是一支兩支強軍便能救得回來的。
多爾袞雙目微瞇,岳托說了一大堆的廢話,他雖然也可以接著打太極將問題丟回去,不過結局肯定也問不出任何想要的答案。
“如今北直隸之地,共有三支成建制的明軍。”
多爾袞沒有再和岳托廢話,直接拿出了一軍之主的氣魄。
“一支是明國監軍高起潛所領的遼東軍,一支是明國宣大總督盧象升所領的宣大軍,最后則是明國陜西巡撫孫傳庭所領的陜西軍。”
“高起潛不通軍略,手下的軍隊多是遼東的邊軍,不足為慮。”
目前的局勢其實已經是很明朗,他們和遼東軍是老對手,知根知底,根本不怕。
而且他們打的是北直隸不是遼東,遼東軍根本就沒有多少的戰意。
要是打遼東的城堡,遼東軍還真的會和他們拼命。
“實際上對我們有危險的,其實只有陜西和宣大兩軍。”
多爾袞環視著帳中的諸將,緩聲道。
“陜西軍是勤王軍,其麾下軍兵主要組成為漢中鎮、延綏鎮、臨洮鎮這些明國西北邊鎮的鎮兵,這一次勤王的任務過后,多半是要再度返回西北。”
“而盧象升麾下的大同兵和宣府兵卻是就在我大清南部的邊陲,日日夜夜與我大清相處。”
多爾袞舉起右手,輕輕的點了點座椅的扶手,言道。
“盧象升有武名,自其于崇德元年就任宣大總督之后,宣大兩鎮的明軍便開始越發的強盛。”
清廷在館內安插了大量的細作,大同和宣府多地都有清廷的眼線,除了這些渠道之外,那些偷偷越過邊墻前來和清廷交易的商賈也將大量的消息帶給了清廷。
宣府和大同兩鎮的鎮兵可謂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的發生的變化,多爾袞自然是清楚這些。
盧象升日后能夠帶來的威脅,要比孫傳庭更大。
而且探報表示駐扎在真定的陜西軍前鋒已經拔營北上,應當是準備北上保寧府。
盧象升則是領著宣大軍一路南下,抵達了真定。
對于明廷的一些規章制度,多爾袞甚至比起一般的明國官員還要了解。
明國的勤王軍自主權極小,他們的皇帝下旨讓他們趕到何處就要趕到何處,要想轉移駐地必須要先上奏折,等到批復答允之后才能夠轉移。
孫傳庭北上保寧府,多半是因為收到的旨意就是進往保寧。
如果想要吃掉孫傳庭麾下的這支陜西軍,那么他們需要再度北上進往保寧,重走歸路。
而他們若是進攻孫傳庭,那么此時就在西南真定的盧象升絕不會坐視不理,必然會趕來來援,到時候他們面對的敵人就不僅僅是孫傳庭麾下的一萬五千人,還將面對盧象升帶領的宣大軍。
如果在戰事之中處于下風,此刻就在東面遼東軍絕不會放過這個搶奪軍功的好機會。
所以
最好的選擇,就是針對現如今駐扎在真定的盧象升。
沒有明國皇帝的旨意,此時已經北上的孫傳庭不能南下馳援,而此時屯駐于東面的高起潛到時候多半也只會作壁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