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盧象升在十一月底,將近十二月時,麾下的兵馬只剩下了五六千人。
楊嗣昌幾番調兵,不斷的削弱盧象升麾下的軍力,就是為了讓盧象升不得出戰。
盧象升和楊嗣昌兩人因為政見不同彼此爭鋒相對,盧象升斥責楊嗣昌“沮師養寇之罪”,楊嗣昌則逼盧盧象升對他用尚方寶劍,結果鬧了個不歡而散。
前不久盧象升所統的一部分兵力被交給陳新甲,前去守護昌平皇陵。
而后楊嗣昌由以大同有警為由,再度調走了盧象升麾下的大同軍,致使盧象升麾下的軍力極度的薄弱。
但是現在,盧象升麾下卻仍然有八千多人,杜文煥仍然跟在盧象升的后方。
大同同樣有警報傳來,兵部也確實下達了回防的消息,但是杜文煥并沒有如同王樸一樣帶領著大同鎮所有兵馬折返回援。
而是命令另外兩營回援大同,自領本部正兵仍然跟隨著盧象升。
陳望心中古怪,這個時候的楊嗣昌毫不留情的打壓著盧象升。
楊國柱和虎大威兩人之所以跟隨,是因為奉著軍令,而杜文煥有了借口,卻不像王樸一樣趁機逃跑,反而是跟著盧象升一起深入虎穴,卻是有些不對。
陳望雙目微凝,不著痕跡的觀察著站在不遠處的杜文煥。
杜文煥身穿著將校甲,頭戴著明鐵盔,立于盧象升的之側。
他的相貌中正,目光平和,不見多少的戾氣,不像是武將,倒像是鄉間普通的富家翁。
對于杜文煥,陳望有些印象,但是并不熟悉,之所以記得一二也是因為杜松的緣故。
杜文煥的資歷頗老,威望也高,比起曹文詔來說還要高上數分,只是沒有曹文詔那般會做人。
聽說以前傲氣十足,飛揚跋扈,但是眼下卻是不見半點傳說中的影子。
陳望心中正思索著,站在不遠處的杜文煥似乎察覺到了一些東西,微微側目將目光投來。
目光接觸之間,陳望的心中不由的向下一沉。
不過杜文煥的目光僅僅是掃了一下,很快便又收了回去。
陳望眉頭微蹙,也是收回了觀察著杜文煥的目光。
不管杜文煥作何想法,現在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不需要跟隨著盧象升留駐真定,馬上他就要跟著孫傳庭拔營一路向北,向著保寧府的方向行進。
清軍的主力在這個時候已經過了保寧,保寧府如今暫時是安全的,在保寧府根本遇不到清軍,北上保寧,可以得到一段時間短暫的安寧。
只是
陳望轉回目光,看向站在側前方的盧象升,心緒不由的向下沉去
孫傳庭凝視著站在身前的盧象升,一時間卻不知從何說起。
“博雅兄愿意分出部分軍糧已是難得,不必因為錢糧過少而介懷。”
盧象升上前了一步,他看出了孫傳庭眼底的心思,不過他并沒有將此作為談話的切入點,而是真心實意的上前道謝。
孫傳庭神色微動,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北方,而后忍不住輕嘆了一聲。
“我聽聞廟堂之上爭伐日烈,卻不想已經到了如此的地步。”
孫傳庭心中冰寒,他只知道盧象升和楊嗣昌不和,盧象升主戰,楊嗣昌主撫,兩人之間接連爆發過幾次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