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頭頂的頂針比其他眾人都要更長,他是這支部隊的牛錄章京,也是這處軍陣的指揮。
沖鋒在最前面倒下的那十數名甲兵讓他目眥欲裂,他手底下這個牛錄有三百多人,比起其他的牛錄人數要多得多。
本想著有己方箭雨的壓制,趁著對面銃槍換彈的時機去沖一波,但是誰曾想明軍竟然還有火銃可以擊發,真是見了鬼了。
現如今半個時辰的鏖戰之下,他麾下的甲兵損失已經接近了兩成,早已經是到了崩潰的邊緣。
只是沒有收到撤退軍令,現在誰敢輕易撤退
護軍營的甲兵在身后虎視眈眈,后退就是一死。
就算躲過了護軍營的順刀,難不成回去以后還能躲過旗主的問責
“頂上去”
“頂上去”
明軍早有準備,但是眼下沖都已經是沖了,人也已經折了,不沖上去前面的人就是白白的死了,現在也只能是硬著頭皮繼續往前頂。
“嘭”“嘭”
明軍車營之中沉寂半響的佛朗機炮和虎蹲炮,再度發出了屬于它們的咆哮。
大片大片的鉛彈呈扇形急射而出,打入直沖而來的一眾清軍甲兵,將其又是打的一陣人仰馬翻。
明軍的戰車之后陣陣硝煙彌漫而起,火炮的轟鳴之聲不絕于耳。
清軍盾車之后,大量的羽箭再度掠空而起,箭矢的破空聲響徹匯成風吹樹林般的聲響。
三十步的距離,對于離弦的箭矢而來說不過是轉瞬即至。
前陣列陣沖鋒而來的清軍虎槍兵離著明軍的車營還有十步左右的距離之時,數百支羽箭已是翩然而至。
在一陣令人心悸的銳響聲中,大量的羽箭射入明軍的車營之中。
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清軍射出的羽箭大部分都射入了明軍戰車露出的縫隙之中,有些箭矢更是直接穿過明軍戰車上狹窄的設計口射入其中,帶起陣陣慘嚎聲,顯然是射中了目標。
只有少部分的羽箭射在了外圍的戰車之上。
不過饒是如此,明軍外圍的戰車也早已經是插滿了箭矢。
半個時辰的鏖戰,箭矢都不知道射了多少支,前陣的弓手都因為力竭換了兩批。
滿洲八旗之中,精銳基本都集中在兩黃旗之中,因為兩黃旗受著黃臺吉的直領,而黃臺吉是如今清國的皇帝。
兩黃旗實際上就相當于歷朝的禁衛軍,自然是云集精銳。
但是多爾袞麾下的兩白旗在他多年的經營之下,實際上也沒有遜色兩黃旗太多。
都是一等一的精銳,箭術卓越者不在少數。
爆響聲起,明軍的車營后方再度升騰起一陣硝煙,但是這一次因為有了箭雨的壓制,聲勢明顯是不如之前。
清軍的前陣再度爆發一陣吶喊之聲,直沖明軍車營。
十步的距離,全力奔跑,用時不過一息。
轉瞬之間,猶如潮水一般的清軍甲兵已是席卷而至,沖入了明軍的車營之中。
明軍的甲兵在戰車之后列陣以待,這樣的情形已經是在短短的半個時辰之中上演了許多回。
列陣在最前方的明軍甲兵,皆是身穿雙層重甲,手持著近四米的長槍嚴陣以待
滾熱的鮮血汨汨流出,地上的冰雪不斷被侵蝕腐化,不斷消融,不斷的變化。
鼓聲如雷,角聲漫天,大清河南,無數旌旗糾纏在一起。
明清兩軍的前軍,早已經是徹底的糾葛在了一起,每分每秒都有無數軍卒在沙場中殞命。
孫傳庭緊握著馬鞭,牽引著戰馬,掃視著整個戰局。
前軍四陣已經接敵,清軍前軍分十二陣進攻,往復循環,一刻不停,勢若疾風浪濤。
不過依靠著車營,還有軍營之中大量的火器,現階段還是可以維持不敗之地。
“嘭嘭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