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熊文燦如此剛愎自用,驕傲自大,他絕不會舉薦熊文燦。
熊文燦這樣的本事,真的很難讓人疑惑,他到底是怎么解決的東南海患。
不過眼下再如何后悔也已經是無濟于事,局勢正在逐漸的惡化,他必須要想出一個應對的方略來。
“龍在田部已經回轉云南,不久之前地方傳言滇軍擾害地方,湖廣的士紳奏請撤回滇軍,已經得到應許。”
陳新甲搖了搖頭,南方的局勢比起預想之中的更為糟糕。
“張獻忠、羅汝才兩部勢力比起去歲就撫之時恐怕壯大許多,此番建奴入寇,皇上下旨征召各地兵馬入衛勤王,也分去了南方不少的兵馬。”
“如果不依靠左良玉,僅憑現有熊文燦麾下的兵馬,根本不足以解決南方的問題。”
“就是左良玉愿意拋開恩怨,也沒有十成的把握。”
“南方的局面已經不是熊文燦單獨能夠收拾的了。”
陳新甲為南方的局勢下了定語。
楊嗣昌眉頭緊蹙,崇禎七年時,他任宣、大、山西三鎮總督之時,與陳新甲的共事,也因此知曉陳新甲的才干。
陳新甲的看法,也符合他現在的想法,熊文燦已經沒有辦法解決南面的問題了。
張獻忠和羅汝才的反叛現在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馬車行駛在道路之上不斷的搖晃,帶動著楊嗣昌的心神也不斷的游動。
朝堂之上對于他的攻訐越來越多,他身為兵部尚書,又是閣臣,而建奴卻在此時入關劫掠。
破五十余城,擄掠百姓牲畜數十萬口,劫掠金銀更是不計其數,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他的任上。
眼下建奴的大隊還在關內,他卻沒有辦法解決,只是勉強支應,保護主要的城池。
現在戰事還未結束便已經是有那么多的攻訐,等到戰事結束,只怕問罪的聲音越來越多。
按照官場上的規則,他難辭其咎,必須要引咎辭職。
哪怕現在他仍然得皇上的看重,但是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到時候南方的叛亂再起,招撫張獻忠的熊文燦是受他所舉薦。
熊文燦招撫計劃的失敗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他都難脫干系,必然要被牽連。
楊嗣昌很清楚,接連的失敗,必然會影響他在皇上那邊態度。
他一直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掌握這么大的權柄,都是因為圣眷在身。
一旦圣眷有失,那么旦夕之間便會從云霄之上落入泥地之中。
眼下他的處境已經是到了一個極為窘迫的境地。
楊嗣昌抬起了頭,睜開了眼睛,也下定了決心。
時局至此,只能是以退為進。
洪承疇和孫傳庭兩人領秦兵入衛,看起來足以穩住北地的局勢。
南方動蕩既然熊文燦解決不了,那么他就親自去解決。
黑暗之中,楊嗣昌的眼眸清冷,宛如劍鋒,讓人不寒而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