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太平寨望臺之上,并非只有他們幾人。
就在望臺之上,陳新甲和高起潛兩人一左一右對立而坐。
陳新甲居左,高起潛居右。
兩人身后,一眾將校各分左右,分列而立。
陳新甲頭戴烏紗帽,穿著一身緋紅色的文官袍服,袍服的正中央,繡著一只光鮮亮麗的孔雀,彰顯他正三品文官的身份。
陳新甲端坐于座椅之上,兩手放置于扶手之上,目光游動之間不時見有精芒閃過。
在陳新甲的身后,虎大威、左光先兩人罩袍束帶,執刀挺立,而后則是陜西、宣府、大同、山西四鎮的軍將。
其中有不少的人都是陳望熟識的老面孔。
張應昌、鄧玘、陳國福等人都是洪承疇麾下的老將,陳望和他們早先就已經打過了一些交道。
高杰則是一早歸降,當初他還給了高杰分去上千的精銳馬兵,使得高杰歸降之時便擁有能夠一躍升為游擊。
另外一些則是宣大等鎮的李有功、劉世爵、劉欽等人。
之所以認識宣大等鎮的軍兵,其實還是因為賈莊之戰,他當時領騎兵強行沖陣救下了幾乎命懸一線的盧象升。
因為這一層的關系,在之后東安、武清聚將的時候,有不少的宣大三鎮軍將前來拜會,因此而熟識。
不過吸引陳望的注意的,并非是宣大和陜西的一眾軍將。
讓陳望真正的注意的,是站在他們身后的兩個老熟人過天星惠登相、混十萬馬進忠、一斗谷黃龍、千公雞張二。
崇禎九年的時候,惠登相在平涼府被左光先打的大敗,手底下的軍將潰敗大敗,俘虜之后無奈選擇了歸降
混十萬馬進忠則是在崇禎十年的時候,進攻漢中不利,后被孫傳庭領兵擊潰后率眾投降,當時守著漢中的就是陳望。
惠登相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看到陳望將視線投來,目光微微有些躲閃。
馬進忠的臉色極不自然,直接轉移了目光假裝向著別處看去。
兩人都曾經在陳望的手中吃過不小的虧。
一斗谷黃龍、千公雞張二兩人和惠登相、馬進忠表現完全不同,兩人雖然惶恐,但是面上卻是帶著討好的表情。
和其他投降的流寇不同,他們沒有降而復判的可能性,徹底的站在了流寇的對立面。
因為高迎祥就是因為他們兩人的出賣才遭受重創失去了最后的勝機。
如今七十二營的營首恐怕沒有人不想殺之而后快。
各地的流寇之中,有真想為高迎祥報仇的,也有想要借助他們兩人的人頭來豎立威望的。
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都斷絕了他們降而復叛的到道路,
他們現在只能是跟著明軍一條路走到黑了,絕不可能再投身于流寇的隊伍之中。
面對一斗谷黃龍、千公雞張二的討好,陳望并沒有無視反而是輕輕的點了點頭作為回應。
一斗谷黃龍、千公雞張二兩人臉上先是閃過一絲詫異,隨后趕忙轉變臉色露出了笑容。
對于這樣的轉變,陳望并沒有意外。
一斗谷黃龍、千公雞張二兩人的時日并不好過。
兩人靠著反正的戰功,還有投降的部眾,雖然坐上了游擊的位置。
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任何上升的機會,兩人一直都在進剿的路途之上,麾下的兵馬不斷的損耗,卻難以得到補充。
他們兩人的情況和高杰當初遇到的情況也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