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自四面八法滾滾傳來,恍若潮水一般的明軍軍卒從四面八方向著清軍營壘蜂擁而來。
將為兵膽
眼見曹變蛟如此悍勇,本來因為劇增的傷亡而士氣稍頹的一眾明軍再度鼓起了勇氣。
他們猶如兇狠的惡狼一般,狂叫著漫過山坡道路,向著清軍的營壘席卷而來。
“嗚”
清軍營壘之中,角號連綿,大隊大隊的清軍從四面八方馳援而來,誓要圍殺這名膽大包天的明國將領
“咚”“咚”“咚”
密集的戰鼓聲在這一刻陡然響起,一直坐在營壘之中休息的百余名護軍營甲兵,在這一刻全師齊動。
百余名身穿著光亮明甲的護軍營甲兵已是悍然踏出了營地之中。
護軍營的甲兵,前身都是各牛錄之中的巴牙喇精兵,能夠被選成巴牙喇,選入護軍營的甲兵,無一步是各牛錄之中的精銳。
哪怕是發生了防線崩潰,營墻倒塌這樣的大事,都沒有能夠引得這些護軍營的甲兵情緒有多少的波動。
營壘之中清軍護軍營甲兵的目光,此刻全都集中在了突入營中的這支明軍身上。
“咚咚咚咚”
清軍營壘戰鼓急促的連敲,軍情如火
血腥的刺激沒有使得一眾護軍營甲兵畏懼,反而是使得其爆發出了野蠻的本性。
這些久經沙場的女真獵人,他們其實已經意識到明軍即將完成合圍,合圍之后便是走投無路之局。
但是
旗主有令。
軍令既下,若無改易,便是有進無退,有死無生。
“殺”
他們兇厲的呼喝著滿語,踏著戰鼓的鼓點,結著嚴整的軍陣漫過戰場,向著那支突入營壘之中的明軍甲兵直沖而去
鐵甲甲葉碰撞的密集叮當聲宛如清泉流響一般,但實際,卻是催人步入黃泉的喪鐘
“列陣”
曹變蛟神色如常,只是輕輕一舉雁翎刀。
軍令傳下,角聲升起,一瞬之間一眾家丁皆是已經是列好了軍陣。
一柄柄長槍向前,一頂頂明盔耀目。
伴隨著一聲齊殺,數以百計的家丁皆是怒吼出聲。
他們歇斯底里的呼喊著,發泄著心中的怒火,迎著直沖而來的清軍甲兵沖鋒而去
七十二卷樓上,多爾袞站在垛口位置,目光不斷的在戰場之上掃視,不斷的下達著命令。
長城之上,大量清軍的塘馬不斷的往返,傳遞著前線的消息和中軍的命令。
“東山,乙十五營已被明軍攻破”
“東山明軍大部越過山道,向乙十四營,乙十三營發起猛攻。”
清軍共設營壘四十九座,共有大營三座,中營九座,其余三十七座營壘皆是小營,分別扼守在各處山間的要道隘口之上。
分東山大營、南山大營、西山大營三座。
中營和小營則用甲乙代稱,按照順序從一開始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