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陳望的聲名攀升到了鎮將的頂峰,功至諸將之首,聲名一時顯赫無二。
天子欽點,命陳望跟隨進京,入平臺面圣。
能入平臺面圣者,職銜無一例外都是總兵一級的將校。
而陳望是唯一一個職銜還是副總兵,便被允許進入平臺的將校,足以見天子對其的看重。
如此多的斬級,如此顯赫的軍功,飛黃騰達只在旦夕之間。
“山鳴谷應,風起水涌。”
曹文詔站在了陳望的身側,長嘆了一聲,眼眸之中滿是凝重。
“南面馬上就要大亂,熊文燦遠比預想之中還要更加的無能。”
“馬士秀、杜應金已經于許州叛降,往投射塌天李萬慶,李萬慶領兵合兵數萬連克數鎮,直奔鎮平關,欲與兩賊合營。”
“左良玉以孤軍鎮守鎮平關,若是左良玉守不下鎮平關,只怕是旦夕之間,撫局便會傾覆。”
曹文詔雙目微瞇,沉聲道。
張獻忠、羅汝才、劉國能、王光恩等部仍然都保留著極大的自主權。
張獻忠、羅汝才等眾,縱兵搶掠多次,期間都被熊文燦所壓下。
如果左良玉守不住鎮平關,只怕是那些已經就撫的流寇將會因為射塌天的勝利,而一呼百應。
整個南方將會在轉瞬之間陷入遍地的烽火。
陳望心中微動,關于南方的叛亂的事情,他原來就了解過很多。
就他所了解的,恐怕比起現在曹文詔了解的還要多。
“左總兵麾下兵強馬壯,區區一個射塌天,就算是里應外合也不會是其對手。”
陳望記得很清楚,歷史上的情況。
歷史上,馬進忠并沒有跟隨著孫傳庭北上勤王,因為馬進忠在歷史上仍在河南。
是因為自己改變了一部分的歷史進程,才導致馬進忠帶領部隊在陜西境內徘徊。
左良玉在歷史上遇到的局面更加的危險,馬進忠和李萬慶兩人合兵圍攻而來。
左良玉于鎮平關主動出關領兵出擊,大敗馬進忠所部,而后一路追擊,再敗李萬慶于張家林七里河,兩人畏懼左良玉聲威,不敢抵抗于是率部歸降。
而在許州附近叛亂的馬士秀、杜應金,見李萬慶投降,也是再度認罪投降。
左良玉此時還不是那個只知道逃跑,赫赫有名的“長腿將軍”。
此時的左良玉麾下兵強馬壯,南方諸鎮之中左良玉此刻為諸鎮第一,無論戰力還是戰功。
七十二營流寇,望左良玉麾下兵馬旌旗而披靡,不敢與之相抗。
這一次,左良玉要對僅僅是一個李萬慶,自然是手到擒來。
不過左良玉再狠,總督也終究不是他左良玉。
總督至始至終都是熊文燦。
而熊文燦的招撫就是一個笑話。
張獻忠之所以就撫,正是因為左良玉打的幾乎瓦解。
再給左良玉兩三個月的時間,只怕是左良玉都要擒斬張獻忠了。
張獻忠當時被左良玉幾乎逼到了絕境,但是卻被利欲熏心的熊文燦所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