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五月,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谷城。
張獻忠舉起手中染血的雁翎刀將其放在了肘窩處,然后緩緩的用衣袍拭去刀上的鮮血。
跳動的火焰倒映在張獻忠的眼眸之中,烈火映紅了張獻忠滿帶著鮮血的臉龐。
張獻忠眼神平靜的看著眼前已經成為了一片火海的谷城縣衙,心中古井無波。
谷城縣衙前的樹枝之上,掛滿了尸首,觸目驚心。
服毒自殺的谷城知縣阮之鈾,湖廣的巡按御史林銘球還有一眾官員的尸體皆被吊在了其上。
一眾罩袍束帶,披堅持銳的甲兵侍立在張獻忠的身側,明亮的火光照耀在鐵甲之上映襯出的是道道冷森森的寒光,恍若身處于幽冥黃泉之上一般。、
“義父,城中殘余的官兵都已經清剿干凈。”
一名頭戴鐵冠,身穿著罩甲的青年將校從一旁走了過來,向著張獻忠稟報道。
“城中所有士紳官員的宅邸,還有糧倉也已經在我們的管控下了。”
那青年將校說話間,余光自然是看到了那些懸掛在樹上的尸首,不由得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不過這樣的小動作自然是沒有被張獻忠所注意道。
張獻忠的注意仍在身前熊熊燃燒著的谷城縣衙之上。
聽到拿下谷城的消息,張獻忠的臉上終于是有了些許的笑意。
“好,做的很好。”
張獻忠心中暢快不已,這近一年以來,他心中可是憋了不少的火氣。
“傳告下去,今晚殺牛宰羊大擺筵席,好好盡興一番”
張獻忠大手一揮,當即豪邁的下令道。
“遵命。”
那青年將校應了一聲命,當下便準備轉身就走。
“定國,你不用去,讓手底下的人去就行,你和可望兩個人跟著我。”
張獻忠哈哈一笑,伸手抓住了正準備離開的李定國。
“遵命。”
聽到命令之后的李定國當下也不再動作,再度應了一聲。
“現在不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不需要這么嚴肅。”
張獻忠走上前,拍了拍李定國的臂膀,笑著說道。
“是,義父。”
張獻忠看著稍微放松了些許的李定國,臉上的笑意更盛。
他一共收了四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
四人里面,他最喜歡的還是李定國。
當初他將李定國收為義子的時候,李定國還很小,不過十來歲出頭,但身高卻是高過同齡人良多。
如今到了十九歲,正值年輕力壯之時。
李定國勇力過人,武勇冠絕全軍,可以在馬上左右馳射射中遠處箭靶。
而且不僅如此,帶兵打仗、排兵布陣李定國學得也快,領兵的本事甚至比起老大孫可望都要強上不少。
“兩位軍師,都上馬來,回城外大營,喝他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