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誓銃雖然因為有了水力銃床,加上技藝的熟練,成本降低了不少,不過一桿市價還是需要用到六兩。
當然最貴的還是火炮,鑄造這么多的青銅炮,陳望手底下的那幾座銅礦產出自然是不夠的,很多都是從外面購買的礦石。
一門三斤炮的造價就在三百多兩往上,五斤炮差不多六百兩,至于七斤炮,價格已經是達到了九百兩,這些火炮便已經是去了七千二百兩。
而且最為重要是,火炮易得,但是炮兵卻是難以培養。
炮兵的實彈射擊和訓練,又將會是一大筆的費用,這個銀錢就已經是繼續往離譜的方向行走去了。
“海誓銃分三千桿進我的正兵營,那一千多桿裝了刺刀的全撥過來,盔甲同樣調撥三千領,其余的都撥給陳功領的援兵營,”
“火炮的話,兩門七斤炮拉到正兵營來,其余的也都撥給陳功領的營。”
陳望沉吟了片刻,想了許久,還是決定先將直領的正兵營武裝起來。
一千多桿帶刺刀的海誓銃陳望不準備分離,直接將其收攏在一起,練出一個千總部,這樣才是最好的安排。
“過段時間向著我們的楊閣部發文,就寫四點,沒錢,沒兵、沒糧,沒有武備,要餉、要兵、要糧、要武備。”
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要錢要糧是肯定要的。
不然的到時候楊嗣昌覺得他兵強馬壯,不僅不給調撥資源,還要讓他不斷轉戰,那就真的不好解決了。
“至于水力鍛錘”
陳望沉吟了片刻,繼續說道。
“水力鍛錘制作沖壓鐵甲的工藝改進放到首位,讓相關的工匠全力研究,要是誰能提出有效的改良方案,賞紋銀一百兩,徹底改進者,賞紋銀五百兩,此前有改進者,依照此例作為獎賞。”
布面鐵甲的防御能力不錯,但是單副的布面鐵甲相對于板甲來說還是差上不少。
用水里鍛錘打制鐵甲,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更重要的是可以制作一體式的板甲。
全套板甲的造價確實昂貴,而且極為笨重。
但是陳望也從來沒有打算制作全套的板甲,只需要制作上身的胸甲就好。
陳望對于之后的設想,普通士兵全套的裝備,頭戴著含有護項的尖頂明鐵盔,臂佩環鐵臂甲,穿戴板甲的胸甲。
“軍器局暫時不要擴編了,現在的規模已經是足夠了。”
漢中衛軍器局的規模已經夠了,現在反而是因為銀錢不足發揮不足更大的產能。
陳望放下了胡知義遞來的報告,銀錢短缺這些都是表面上顯露出來的問題。
深層次的問題是漢中府就這么大的地方,資源和人口都極為有限,目前來說勢力發展也已經是到了極限,除非再繼續擴張否則現在這樣便已經是極限了。
但是繼續擴張,在目前來說卻并不現實。
武臣的頂峰便是一鎮的總兵,這已經是達到了極限。
崇禎作為帝王,不可能再下放更多的權力。
明朝的體制決定了武將反叛成功的概率,根本就是微乎其微。
現在陳望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不過,陳望也不需要去做什么。
因為李自成和張獻忠,還有北方的清廷,將會替他鋪好接下來的道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