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讓陳帥見笑了,我等受召出征,離開家鄉已經過去了快有一年的時間,這里的風雪讓我想起了家鄉的舊事。”
“往常這個時節,大雪覆山,正是我們宣慰司內趕仗的時日。”
“趕仗”
陳望重復了一遍馬遠山所說的詞匯,他雖然認得著兩個字,但是連在一起的含義確實并不明白。
“趕仗是我們的傳統,陳帥可以理解成你們的圍獵,不過你們漢地多是在平原樹林之中,我們住在山區,卻是在山間圍獵,所以趕仗又可以叫做趕山。”
“像現在大雪剛剛覆山的時節,蛇蟲大多退避,山中的野豬、獐麂、羊鹿等野獸正是膘肥肉滿之時,也是山中豺狼虎豹躲藏于洞中之時,正是圍獵的好時節。”
“很多地域相近的村寨峒鎮,頭人和峒主們會組織起青壯拿著武器封鎖山嶺的道路,婦人們在旁幫忙攔截,然后一山一山的圍捕獵物,”
陳望注意到馬遠山說起關于家鄉的舊事,眼眸之間都是亮光,周圍的一眾土兵也是同樣面露向往。
“晚間的時候場面最為宏大,也最為壯觀,漫山遍野的火把。”
馬遠山說著說著情緒越發的高漲了起來,不過似乎感覺言行不妥,終究還是沒有繼續說下去,轉而言道。
“如今國家紛亂流寇不休,陳帥來不了我們宣慰司真是可惜了。”
“依照陳帥的本領,只怕是能夠打到最多的獵物,若是能夠射殺一只猛虎,必能為眾人傳頌。”
陳望心念同樣在動,馬遠山描繪的盛況確實讓他有些也想要見識見識。
諸如趕仗這樣的活動,狩獵獐麂、羊鹿是為了獲取過冬的肉食,狩獵野豬也是為了保住稻田的收成。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狩獵山中的豺狼虎豹,削減豺狼虎豹的數量,才能夠使得住所和民眾更加的安全。
土兵之所以善戰兇悍,正是因為他們居住的環境惡劣,他們居住于十萬大山之中,與豺狼虎豹為伴,與蛇蟲鼠蟻共存。
這些自幼便在十萬大山之中長大的土人,無疑是最好士兵種子。
他們既英勇又堅韌,只需要稍加訓練,就能夠練出強軍。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會一直堅定不移的跟隨著被他們認可的人一直走下去。
在歷史上他們一直都跟隨著秦良玉作戰,與流寇搏殺,與清軍鏖戰。
直到永歷十三年,因為孫可望的背叛,清軍攻入云南,整個西南幾乎被清軍所控。
石柱作為孤島堅持多年,也終究是到了極限,最終秦良玉的孫子馬萬年心中絕望率眾投降,一切才因此塵埃落定。
“猛虎嗎”
陳望下意識的想起了在勤王路途之上的遇到的猛如虎。
他有些惡趣味的想,猛如虎是不是真的人如其名,比起老虎還兇猛。
“在遼東老虎我只見過一次,并沒有獵過,不過豺狼和花豹倒確實是獵到過不少。”
在遼東當家丁的時候,閑時他們成群也常入山狩獵。
能夠打到獵物多少也有些許的收入,陳望的射術就是在那遼東的崇山峻嶺里面練出來。
老虎陳望確實見過,前身在動物園有見識過,記憶深處在遼東的山嶺里面也曾經見過。
陳望和陳功、胡知義、胡知禮一行四人,在入山的途中正好遇到一只巨虎橫臥在山道之間。
那只巨虎或許是已經吃飽喝足,明明已經是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但是最終卻是放任了他們的離開。
記憶深處最為深刻,是一對不怒而威的虎目。
華南虎比起東北虎體型要小一些,但是也不容小覷,哪怕是人多圍獵,眾人手持武器,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傷亡。
“陳帥勇冠三軍,箭定公樹臺,只是沒有機會罷了,若是準備充足的時候在林間遇到老虎,憑借陳帥的本領定然能勝。”
馬遠山的神色鄭重,似乎再說一項肯定的事實。
有將校附和著馬遠山的言語,同樣鄭重其事的述說道。
“陳帥不需要射虎來證明勇武,你在我們心中比起射虎的英雄更加英勇。”
他的話,引來了周圍更多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