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汝才比我們的速度更快,他麾下的兵馬都是騎兵,從巴東到巫山強行軍只需要一日的時間,急行軍也不過兩日。”
胡知義跟著陳望一起進入了行營,皺眉道。
“巴霧河最多再攔羅汝才一兩天的時間,我們最多也只有四天時間,從竹山一路南下經過的大多都是山區,就是急行軍也需要七八天的時間才能抵達。”
“如果是全帶騎兵,一路輕裝簡行,最多最多也只能剛在羅汝才渡過巴霧河時趕到。”
胡知義對于戰局極為了解,他帶兵的時間不短,紀效新書、練兵實紀、陣紀這些兵書都看過,在指揮戰略之上極有天賦,可以說是天生的將才。
只是從將臺走回行營的路上,胡知義便已經是對于局勢有了極為清晰的章程。
“羅汝才這一次逃走,楊嗣昌始料未及,讓我南下很可能是失了方寸,哪怕一線的希望都不愿意放棄。”
陳望冷笑了一聲,坐到了帳中的座椅之上,隨后指了指身旁的椅子示意胡知義坐下。
楊嗣昌現在的心理,陳望洞察的一清二楚,他實在是太了解楊嗣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那我們接下里,應該如何做”
胡知義對于戰局了解,長于領兵作戰,但是對于時局發展確實并不敏感,他并沒有執掌一方勢力,左右逢源的本事。
不過他也不需要有,因為陳望有這樣的本事。
陳望雙目微瞇,在短暫的思索之后,他的心中也已經是有了定計。
“楊嗣昌的命令必須要聽,起碼現在要聽。”
楊嗣昌如今仍然勢大,陳望很清楚自己的優劣,他和歷史上左良玉不同,他麾下的部隊戰力雖強,但是明面上卻并不多。
若是自己違逆了楊嗣昌的命令,恐怕楊嗣昌打擊的時候,真的就是雷厲風行。
現在他只有漢中一府之地,鄖陽府只勉強掌控了一半,還不是徹底翻臉的時候。
“南方必須要去,而且要去的快。”
“你稍后出營,將軍中所有的騎兵點起,明日五更,我領騎兵先行南下,你領大軍在后。”
陳望心如止水,他之所以選擇遵從楊嗣昌的將令南下,最大的原因便是進一步的博取楊嗣昌的信任。
好為之后的河南平叛,打下基礎。
跟著楊嗣昌入川,追擊張獻忠和羅汝才,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反而還會被拖累發展的時間,甚至還可能有兵敗的危險。
四川內部很多地方山高水長,極為適合伏擊,追擊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出現被伏的情況。
陳望在鄖陽府內,監察所先行一步帶來了關于河南府的消息。
河南民變愈演愈烈,已經接近失控的邊緣。
一月半前,李巖在河南起事,掀起滔天巨浪,連敗河南進剿兵馬,打出王旗,喊出均田免賦的口號,作歌謠傳唱四方。
各鎮精銳分散于陜西、四川、湖廣、南直隸等地,河南所留皆是弱旅
在這一個半月內,李巖不僅連挫各路進剿官軍,甚至還又打破了幾座縣城。
這些縣城都是因為里應外合而破,李巖占據城池,收留饑民,開倉而賑饑民。
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民變之勢恍若燎原之火。
因為河南進剿官兵的失利,越來越多盜匪流寇出現,越來越多民變事件發生,除去李巖之外,在河南大地陸續又出現了十數股民變的大小勢力。
要不了多久,河南便會如同歷史上一般徹底陷入混亂之中。
不。
這一次的河南,可能會比歷史上還要更加的混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