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內如今有多么的空虛,李巖對其一清二楚。
早在兵進登封之時,他便已經派人進入開封隱蔽,通過密信獲知內中的情報。
在攻下洛陽,之所以轉進開封,也是知曉開封城內的軍兵大多不是跟著李仙風前來馳援洛陽,就是北渡黃河前往陽武、封丘等地清剿。
開封城中不過數千的老弱殘兵,一戰可定。
攻下開封,所造成的轟動,比起攻下洛陽,還將會更加轟動十倍。
因為開封是河南的布政司所在,也是如今整個河南的中心,必然震動天下。
明廷威信將會因此掃地,天下必將云集響應。
每逢亂世,總有無數欲要窺視神器者。
明廷單是應對此前的流寇、建奴就已經是力有不支,捉襟見肘,到時候各地再起動蕩,明廷的防線和兜網只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漏洞和破綻。
而陳望突然帶領三千甲騎進入開封,打亂了李巖的全盤機會。
打下開封的機會在一瞬間變得極為渺茫。
不過現在,一切都將重新走回重回到正軌。
李巖握緊了手中的馬鞭,那面火紅色的大纛在他的視野之中正在越來越近。
饒是一切都在李巖的算計之中,饒是前方近萬名甲兵早已經是嚴陣以待,饒是李巖已經做出了多重的安排來應對騎兵的沖擊。
但是真到了戰陣之上,直面著漢中軍甲騎的沖鋒,李巖仍然是沒有辦法保持心中平靜。
李巖之前從未和漢中軍接戰過,對于漢中軍的所有看法都是來自于往昔公布的塘報和傳說之中。
李巖已經是極力的提高著自己的想象,將漢中軍往最強的地方去想。
但是,真到了臨陣之時,李巖才明白自己之前所有的想法都大錯特錯。
漢中軍
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強大的多。
無論是河南的官兵還是陜西的官兵,和漢中軍都沒有辦法去相比。
天邊殘陽如血,晚霞更似大火焚燒一般。
而漢中軍的甲騎正如燎原之火一般席卷而來,沿路一切的生靈都被其涌起的耀焰焚燒殆盡。
“漢中軍的騎兵沒有沖擊我方軍陣,正往西南方疾馳去”
李巖一直注意著遠方不斷移動的那面火紅色大纛,而此時李際遇也已經重新趕回了他的身旁,向著他匯報著最新的情況。
李巖目視著那面火紅色的大旗難移,聽到漢中軍的騎陣轉向。
他一直提著的心,終于是放下了些許。
他的心中其實一直都有這一份不安。
那一份不安,來自于他心底的最深處。
越是了解陳望,李巖便越是提高對陳望的警惕。
不過短短的數年之間,陳望便從昔日一個默默無名的家丁,成為了名揚四海的名將,百戰而無一敗,恍若慧星一般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所以哪怕是到了這個時候,李巖仍然保持著頭腦的清醒,并沒有認為一切已經穩操勝券。
“傳令給瓦罐子,務必小心謹慎,只要漢中軍的騎兵越過線界,便不要有任何的猶豫”
李巖的眼眸銳利,聲音低沉。
他凝望著遠處那面正向著西南方快速的移動的火紅色大纛,心中并沒有計劃即將成功的喜悅,只有著無限的擔憂。
李巖轉過頭,向著大陣的西南方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