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岳通過架設在上面的千里鏡,遠望著城南的萬民軍。
陳望改良后可以看到正像的千里鏡后,將其作為禮物送給曹文詔和孫傳庭。
而后孫傳庭將改良后的千里鏡呈遞給了崇禎,說明了功效和用途。
在京師平臺的時候,崇禎還提了這件事,陳望在回營后便將制作的方法呈遞了上去。
工部便開始有計劃的制作大小不同的千里鏡,并配發到各鎮之中。
明廷其實并不封閉,也不保守。
發現優良的器械,明廷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弄清楚原理,然后加以仿制,之后再在其基礎上進行改良。
保定作為拱衛京師的重要營鎮,自然是配發了不少的千里鏡,楊文岳手中的便是總督一級的官員專用的千里鏡,一般都是架設在望臺之上,用作指揮全局。
鏡頭之中,萬民軍正在拔營向南。
萬民軍的騎兵游戈在徐州城南的曠野之上,戒備著可能到來的追兵,護佑著南去主力的兩翼。
“萬賊軍退了”
楊文岳抬起了頭,直起了身子。
雖然看到萬民軍解除了對于徐州城的包圍,但是楊文岳的心情并沒有如釋重負。
萬民軍的撤退一開始就有跡可循,三日之前,萬民軍就沒有再對徐州城發起過進攻,而是不斷開始收縮起了陣線。
這并不是什么預料之外的事情。
預料之外的事情,是在于大名府和兗州府境內。
大名府的開州被攻破,致使他不得不分出部分的兵馬馳援大名府。
而兗州府鬧出的大事,也使得山東的兵馬又被抽調去了大半。
現在楊文岳手底下只剩下一萬五千人本部兵馬,還有六千左右的山東兵馬,合計不到兩萬人。
就算現在徐州撤圍,黃得功麾下的勇衛營和各地馳援的軍兵加入進來,也不過是多增四五千。
這樣的兵力相對于萬民軍來說,還是算比較薄弱。
想到這里,楊文岳不由感到一陣頭疼。
“河南的兵馬還在歸德”
楊文岳轉過頭,向著站在一旁的虎大威詢問道。
“回稟總督,三天前傳來的消息,河南的兵馬還在攻打商丘,萬賊軍在商丘周圍設置了重防,所以他們打的有些艱難。”
聽到楊文岳的問話,虎大威當即回答道。
虎大威原是山西的總兵,后面勤王之役結束之后,崇禎看中了虎大威的勇武,讓其調任到了靠近京師的保定任為總兵。
所以這一次作為保定總督的楊文岳領兵南下,虎大威也是隨軍一起南下。
楊文岳的眉頭緊蹙,幾乎凝成了一個川字。
“河南”
楊文岳想要說些什么,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所有的話語最終只化作了一聲嘆息。
“唉”
南國的變化這些時日實在是太快了,本來以為南下只是協剿萬民軍,真正的主力是陳望帶領的漢中軍。
但是沒曾想到張獻忠奇襲襄陽,陳望奉命南下之后,現在被牽制在襄陽城下。
襄陽城堅池固,獻軍招募流民守備,一時間竟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