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左五營之中,老回回馬守應、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五人,都是當時七十二營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自然是為眾人所識。
聽到瓦罐子的確認,李巖的心中再定,他壓住了心中激蕩,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逐漸的平靜了下來。
迎著紅娘子溫和的目光,李巖正過了頭,闊步向著中軍帳內走去。
“恭迎信王!”
伴隨著一眾甲士的恭迎聲,李巖已是踏入了中軍帳內。
剛步入中軍帳內,李巖便感受到數道目光齊齊投來。
早在之前,李巖便已經是從瓦罐子的口中得到了所有人的信息。
瓦罐子在李巖入帳前,也將各人坐在什么位置都告訴了李巖。
帳中右首的位置,坐著的一名男子生的身形魁梧,劍眉虎目,穿著一件繡著獬豸的正紅色云肩通袖炮,略顯慵懶的坐在座椅之上,但是卻難掩其身上凌厲的銳氣。
此人正是革里眼賀一龍。
賀一龍身側的將領,看起來比賀一龍年輕些許,內穿著魚鱗甲,外罩著一件半袖的文武袍,頭戴著網巾,雙目微瞇,面帶著笑容,將目光投來。
不過那將領臉上的笑容卻是沒有讓李巖感到多少的暖意,反而是從心底中生出了絲絲寒意。
坐在賀一龍旁邊的這人,正是左金王賀錦。
時人稱呼的革左五營,其中的革和左,指的正是賀一龍和賀錦兩人的名號。
老回回馬守應、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三人的名號則是沒有被加上去。
革左五營中,五名營首的地位名義上是平等的。
但是實際上,主要的話語權還是在賀一龍和賀錦兩人的手中。
而賀錦大部分的時候也都是聽從賀一龍的決斷,和賀一龍站在一起。
李巖目光橫移,坐在臨近帳簾處的兩人,分別是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
相對于賀一龍和賀錦,兩人無論是兵力還是話語權都要遜色許多。
不過革左五營之中,還有一營,有別于其他的四營,也是李巖最為看重的一份力量。
而這份力量,現在掌控著他的,正是老回回馬守應。
左首的位置,馬守應身穿著白袍,頭戴著氈帽,靠坐在座椅上,神色平靜,彷佛一切的事情都不能對他的心神造成什么影響。
馬守應的長相有別于他人,他的鼻梁極為高挺,眼眶頗深,卷發濃眉。
馬守應是回族人,所以才別號老回回,他是陜西綏德生人,早年曾當過邊兵,崇禎元年,便率眾起義。
在馬守應的麾下,多精騎馬軍,共計有三千余騎,騎軍之中回、漢、蒙三族混雜,皆是弓馬嫻熟,驍勇善戰之輩。
革左五營雖然都有騎兵,但是最為驍勇善戰的,還是馬守應麾下的這支騎兵。
對于李巖來說,若是能和革左五營合并,便可以用其麾下的精騎填補如今萬民軍騎兵不足的短板。
騎兵是一支軍隊不可或缺的兵種。
開封城郊一戰,漢中軍的甲騎給李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騎兵難練,精銳的騎兵更是難上加難。
正是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李巖對于騎兵才越發的渴求。
原本李巖的心中仍然有些忐忑,但是在迎著眾人的目光走入帳中之時,李巖已經是重新恢復了鎮定。
李巖的心神安定,他在心中,早已經是想好足以說服所有人的理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