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在今天上午時分他派人相請革左五營的營首到方丘大營相聚,當時雖然就得到了答應。
但是革左五營遲遲沒有動靜,讓李巖也不由的忐忑了起來。
而眼下,見到正在向著方丘大營而來的革左五營兵馬,李巖的到底是有些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會談之事已經說了許久。”
身穿著戎裝的紅娘子也隨著李巖站了起來,她上前了些許,握住了李巖按刀的手腕,輕聲道。
“革左五營的營首這一次答應來方丘大營商議,已經算是邁出了一大步,證明了革左五營的營首們有合營的意向,只是心中還有些憂慮罷了”
聽到紅娘子的聲音,李巖心神的下意識的放松了些許,緊蹙的眉頭也隨之舒展開了許多。
在起義的隊伍之中,現在他麾下的萬民軍雖然算得上是實力最為強勁的一支。
但是他們卻屬于是后起之輩,革左五營起于陜西,起事已有十數載,恐怕難以勸服。
“娘子說的是。”
李巖放緩了聲音,松開了腰間的雁翎刀,握緊了紅娘子的手,他的眼神也是重新恢復了沉穩。
革左五營的營首雖然帶了不少的兵馬,但是愿意到他們的大營中商議,這已經算是將身家性命相托,已經是給足了誠意。
這些時日往來的書信,他不斷的曉以利害,陳述利弊,到底是使得革左五營的營首心中舊有的觀念產生了動搖。
“革左五營的營首已經快到了,我們現在就啟程去方丘。”
李巖回望了一眼前方的戰事,要想攻陷鳳陽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時間,并不急于一時。
進攻鳳陽的計劃和方略早已經是定下,只要按照計劃穩步推行即可。
從河南到南直隸,一路輾轉千里,轉斗百陣,如今的萬民軍中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將校。
李巖將前線的指揮權暫時交給了李際遇后,便和紅娘子一起帶著親衛離開了蒲北崗。
順著山道一路疾馳而下,一刻多鐘的時間,李巖便已經是抵達了方丘大營。
方丘位于鳳陽的北方,地勢頗高,西北臨河,左連門臺、右接蒲北崗,處于要沖之地。
所以李巖在方丘設置大營,用以控制鳳陽城北,連通東西。
李巖一路從營門飛馳入營,一直到中軍門前,才勒住了戰馬。
瓦罐子和一斗谷兩人一直守在中軍門前,見到李巖到來,連忙上前迎接。
“革左五營的營首都已到了嗎?”
在進營之前,李巖就已經看到了西面下了很多的行營,恐怕他還是晚來了一步。
“信王來的時間正好,革左五營營首也才剛到帳中。”
一斗谷上前替李巖牽住了馬,回答道。
李巖從戰馬上下來,轉頭看向了瓦罐子。
“屬下已經派人確定過了,來的五人確實是革左五營的營首。”
確認身份并不困難,李巖麾下主體都是河南人,但是也不少的陜西人。
七十二營跟隨著高迎祥進入河南之后,后面分散發展,一部分去往南直隸,一部分去往湖廣,還有不少的留在了河南。
本來高迎祥的計劃是在攻陷了西安之后,策動大規模的叛亂,里應外合,使得進剿的官兵首尾不能顧。
但是隨著高迎祥戰死黑水獄,最終計劃也自然是走向了破產。
留在河南的一共有九營的兵馬,但是后續三邊總督鄭崇檢在河南的時候,九營兵馬的主力幾乎都被剿滅,只余下一些殘部還在堅持著斗爭。
這些殘部,后面在李巖帶領萬民軍崛起之后,也都先后加入了李巖領導的萬民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