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
“近衛千總趙懷良領所部兵馬進攻西南萬民軍防線,牽制萬民軍東部軍力。”
“令。”
“臨淮大營馳援濠河以東堡壘……”
“令。”
“四川參將馬遠山領本部兵馬進駐……”
同樣的程序,同樣的舉措。
伴隨著陳望一聲聲的號令,一名接著一名的傳令騎兵離開了中軍帳內。
“令。”
中軍帳內,很快只剩下了最后一名背負著令旗的甲騎。
而陳望最后的一條命令也已經說出了口。
“正兵營第三、第四、第五千總部,攜帶全部火炮,向西轉進,由中軍游擊胡知義全權統領。”
“不惜一切代價……”
“拿下方丘大營……”
陳望眼眸之中,寒光浮動。
伴隨著最后一道命令被甲騎帶出中軍帳,整個中軍帳內也已經是從原本喧嘩變成了寂靜。
此刻的中軍帳內,空蕩了許多。
此時還站在陳望身側的將校,只剩下了陳功一人,其余的將校都已經領了軍令帶兵離開了大營。
原本人聲鼎沸的漢中軍大營,也早已經是冷清了許多。
云集了上萬大軍的營地,只剩下了千余的騎兵。
陳功放下了數面黑旗在沙盤的北面。
“夜不收回報,萬民軍甲騎前鋒已經抵達固鎮,我軍北上退路已被截斷。”
“徐州外圍防線被突破后,高謙依照此前計劃即刻領河南營兵馳援徐州,領兵至曲望鋪西十里處與萬民軍遭遇,爆發激戰后,至今未有消息傳來。”
陳望目視著徐州方向密布的黑旗,局勢對于他們目前來說極為不利。
徐州外圍的明軍,在南北夾擊之下發生潰敗,已經不能成為依仗。
“徐州萬民軍已經潰圍而出,萬民軍領兵是羅泰、劉見義,麾下有精騎超過五千,步卒萬余,高謙麾下只有八千兵馬,過不來是肯定的。”
羅泰、劉見義兩人都是沙場的宿將,投降李巖是因為心中不忿,往昔也算是敢打敢拼。
現在領的兵馬也都是萬民軍中的精銳,打起仗來,自然是不差。
而高謙雖然也算是驍將,但是麾下兵力比起羅泰、劉見義要差了不少,麾下領得又是新編的新軍,戰力自然是比不過萬民軍的精銳。
不過,陳望從來也沒有將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的習慣。
“陳永福所部如今位于何處?”
陳功看了一眼沙盤,最終指向了大別山的西面。
“我軍初時南下固鎮之時,就已傳令陳永福靠近大別山區域,給予萬民軍、革左五營壓力,現今位于汝寧府的固始縣。”
陳功沉吟了片刻,詢問道。
“陳永福麾下有兵將七千,是要調陳永福所部北上潁州嗎。”
潁州在鳳陽府的西部,距離約四百余里。
如今萬民軍已經截斷了北歸的道路。
東面是受災的南直隸區域。
南面也有萬民軍的重兵把守。
要想撤退,唯有向西一條道路。
陳望詢問陳永福所在的方位,陳功的第一反應,便是陳望想要讓陳永福領兵進入鳳陽府內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