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鳳陽戰敗,也已是竭盡全力,殺傷敵軍甚眾。
“萬賊軍如今占據鳳陽、宿州、徐州一線,又與英、霍山區革左五營合流,合兵四十萬眾,看似聲勢浩大,但是實則仍是無根之萍。”
“陳愛卿,此話怎講?”
崇禎有些疑惑,東南局勢明明已是糟糕至極,但是在陳新甲的言語之中,卻仍然還在掌控之中。
“萬賊軍能夠縱橫南直隸,一因人數眾多,二則是因為冬季枯水。”
“南直隸水網密布,等到開春春汛,河水上漲,水路暢通。”
“我軍水師便可直達各地,輕易便可以切斷徐州、宿州、鳳陽三地之聯系。”
崇禎神情微緩,聽到東南可保,又有擊敗萬民軍的方法,終究是不再愁眉。
陳新甲自然是注意到了崇禎的神色變化,當下信心十足道。
“萬賊軍,有軍眾逾四十萬,老、弱、婦、孺,合有二十四萬之眾。”
軍眾的統計來自進剿兵馬的探查,老弱婦孺的人數則是當初俘虜時的統計。
“六十余萬人,每日人吃馬嚼所耗甚眾,加之淪陷之地的百姓,多達百萬。”
“昔日三十六營流寇,之所以四處流竄,一是為了躲避朝廷兵馬進剿,二則是為了搜尋糧食果腹補給。”
萬民軍不同于原先三十六營流寇的一點,首先是流寇多是騎兵,而萬民軍多是步兵,機動性不同。
二則是萬民軍試圖建立割據政權,而流寇只為求活。
“因此萬賊軍開春之后,必為糧草所困。”
“為求糧草,必將主動出擊,搶掠糧食。”
“我軍可以以守為攻,只需要限制萬賊軍擴張之勢,不足數月,萬賊軍將自生亂象,不戰而潰。”
崇禎眉宇舒展,心中大石落地,不過仍有疑慮。
“萬賊軍如今兵鋒正盛,要想抵擋,應當并非易事。”
崇禎頓了一頓,重新皺起了眉頭,說道。
“而且朕曾聽聞,亂賊竊據英霍兩山,時常襲擾周邊,擄掠糧草財物,若是萬賊軍自英、霍而出……”
陳新甲搖了搖頭,回答道。
“陛下盡管寬心,萬賊軍現在想要自英、霍山區而出,已非易事。”
崇禎眼神微動,疑惑道。
“陳愛卿何出此言?”
陳新甲讓過了一些身子,指著英霍山區,解答道。
“三日之前,也就是二十二日,河南總兵陳永福傳來捷報。”
“萬賊軍精銳盡皆集中至鳳陽地區,陳永福于是領兵進擊,已經收復英、霍山區西部諸多關隘要口,攻破原革左五營諸多營地。”
“因此,萬賊軍想要南下出英、霍,攻略地方,已經并非坦途。”
“好一個陳永福!”
崇禎神情微振。
一直以來,聽到的都是壞消息,終于聽到了一份好消息,自然是讓他心情好上了不少。
“朕記得,此前開封之戰,便是陳永福和陳望里應外合,大破萬賊軍。”
“陛下記得不錯。”
陳新甲垂下了頭,說道。
“好,很好。”
崇禎的臉上終于是有了些許的放松,原本嚴厲的聲音也緩和了許多。
“前有陳望,后有陳永福,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
“陳永福收復失地有功,破賊需獎,以示三軍。”
崇禎自然是記得陳望的。
“平賊將軍陳望一直以來忠于國事,此番雖在鳳陽失利,但是也不可過多苛責。”
這一次鳳陽之敗,送來的塘報也述說了戰役的經過。
最后孫傳庭兵陷石牛山,是陳望兵行險招,奮力救出了孫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