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才學。
若是太平盛世,他有信心勝任首輔之職,治世經國。
但是現在是兵荒馬亂時節,大明國勢越發衰微,亡國之象已現。
周延儒沒有信心來處理眼下的情況,也沒有能力來收拾如今的亂局。
只是……
周延儒沒有選擇。
復社眾人強推著他來到京師,天子親自下詔召他上京。
實在是不得不從啊……
現如今,他也只能是盡力縫補。
崇禎面色變幻,也是自知失言。
他本不應該在眾臣面前如此言語。
只是他對于陳望,一直以來都信任有加。
但是陳望現在卻在做背叛他的事情。
袁崇煥如此,熊文燦如此……
崇禎眼神陰冷,不好的回憶再度涌上他的心頭。
他低下了頭,強行壓抑著心中不斷翻騰的怒火。
崇禎的異樣,自然是被周延儒盡收眼底。
殿內的氣氛越發不對,周延儒也在適時轉移了話題。
“如今最為急切之事,當屬邳州之戰。”
“萬賊軍云集重兵,自南北兩路并進,意欲切斷漕運,覆滅我援剿之軍。”、
周延儒站起了身來,鄭重道。
“正因為如此,所以其內陸防備空虛。”
“河南民變雖然沸沸揚揚,然而卻不及邳州之戰多矣。”
“可急檄平賊將軍陳望,領河南諸鎮,進圍鳳、徐等地,行圍魏而救趙之事。”
“前些時日,已經籌措足夠軍餉運往南方,糧餉一到,便再無退讓之藉口。”
崇禎微微頷首,緊蹙的眉頭終于的松開了一些。
“只是遠水難救近火,自開封府至鳳陽、徐州兩地甚遠,萬賊軍之威脅卻迫在眉睫。”
周延儒心中早有腹稿,當下道。
“陛下所言,微臣也有考量。”
“昔日開封之圍,為守開封,曾編練社兵,因此得以守住開封。”
所謂的社兵,在座的眾臣有許多是不知曉的。
但是崇禎卻是知曉社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開封社兵的什么樣的性質,發揮了怎么樣的作用,他也是有所耳聞。
“元輔所言真如醍醐灌頂,我卻是沒有想到這樣的辦法。”
崇禎的臉上終于是有了一絲血色。
“國事繁重,陛下政務繁忙,有所遺漏實屬正常。”
周延儒輕描淡寫,正聲道。
“我等為人臣子,自然為君分憂。”
“值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不僅開封、邳州可以如此,其余州縣也可以依照此例募集社兵。”
崇禎的神色好了許多,周延儒的話語,也讓一直以來不知所措的崇禎有了一種找到主心骨的感覺。
“盡依元輔所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