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南國諸鎮之兵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經歷盧象升幾次整頓已頗具戰力,言稱可堪一戰。”n
崇禎心中有些郁悶。n
周延儒提出的很多諫言和施行的舉措,使得時局逐漸好轉,證實了他的才干。n
發餉給左良玉、陳望兩部的舉措,也確實是使得兩部調動了起來。n
陳望自河南領兵東出,收復徐州、宿州,兵臨鳳陽城下,使得萬民軍不得不回師防守,揚州府一帶官兵壓力也因此大減。n
只可惜軍餉運送也需要時間,在運抵武昌之前,張獻忠已經攻入了武昌城中。n
武昌失陷,左良玉有責任,但是更多的責任還是守城的官員和楚王的身上。n
駐防武昌之時,左良玉向武昌、楚王要兵員、要糧餉,均沒得到補給,遂掠奪武昌包括漕糧鹽舶。n
而后張獻忠進攻武昌之時,武昌城內的官員以左良玉麾下兵馬軍紀敗壞為由,嚴禁左良玉領兵入城防守。n
張獻忠自漢陽,取道鴨蛋洲,進攻武昌,n
左良玉領兵靠城而戰,武昌官兵驚懼之下發炮誤傷左良玉麾下兵馬,以致于左良玉麾下軍隊陣勢大亂。n
張獻忠領軍趁勢掩殺,大敗左良玉。n
左良玉憤恨之下,率兵北撤,因此使得武昌空虛。n
而后張獻忠聚眾攻武昌時,湖廣地方大員齊聚楚王府,跪求朱華奎捐資助餉,楚王朱華奎竟指著洪武朝所賜之裹金交椅,說道:“此可佐軍,他無有!”n
軍餉不足,強征民壯根本于事無補,逃亡者甚多,武昌就此淪陷。n
南國錦衣衛報,張獻忠領兵進入楚王宮呢欸,盡取宮中金銀百萬,輦載數百車不盡。n
“言稱可堪一戰?”n
崇禎重復了周延儒最后所說的話,提高了些許的聲音。n
“那就是實際上不堪一戰,對吧。”n
周延儒眼神微動,如今的崇禎可并不好糊弄。n
“內地營鎮之兵久疏戰陣,確實……難與萬賊軍一戰……”n
南京周圍,一共只有六萬多的兵馬。n
這六萬多的兵馬,是從福建、廣西、江西三省調來的馳援兵馬,戰力孱弱,不堪大用。n
比起當初侯恂所領的南國兵馬弱小的多。n
比起孫傳庭所領的援剿兵馬更是差的可不只是一星半點。n
而萬民軍此前便能先敗侯恂,再殺孫傳庭。n
如今聲威更振,再加上張獻忠又自廬州府殺奔而來。n
南京城周圍的六萬兵馬根本就不夠看,就是加上臨時募集的一萬五千社兵,也同樣勝算不高。n
南京城雖然城防堅固,但是守城終究還是需要人。n
也就是仰仗水師,南京才能夠一直堅持。n
而經歷了邳州之戰后,萬民軍的水師已經和南京城外的水師一較高下。n
周延儒停頓了一下,他知道崇禎的意思,崇禎需要一個解決的辦法。n
但是他知道的這個解決南京危險的辦法,風險很大。n
只是此時事情已經由不得他來決定。n
“福建總兵官鄭芝龍鎮下水師戰船眾多,鎮下多精兵強將,戰力強悍,在任期間福建海寇為之掃清,多年無有犯境之寇賊,可以調起領鎮下兵馬水陸并進,馳援南京。”n
“鄭芝龍?”n
崇禎皺起了眉頭,鄭芝龍這個福建的總兵官他自然是知道的。n
十三年時,兵部敘功,升鄭芝龍為福建總兵官。n
只是鄭芝龍到底是海寇出身,彈劾鄭芝龍的奏折可有不少。n
鄭芝龍在福建安平,建府第,筑城垣,修建港口,蓄養私兵甚多,根本難以管束。n
若非是海防還需要依仗鄭芝龍,這些種種諸事全都足以判鄭芝龍死罪。n
崇禎想要拒絕周延儒的提議。n
鄭芝龍讓崇禎感到十分的危險。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