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攻破襄陽,張獻忠用的正是徐以顯的計策,順流而下,直入江漢,一路果然勢如破竹,引得天下劇震。n
只是振臂一呼,便引得萬民景從,四方群雄確實也群起響應,共伐明廷。n
如今明廷四方兵敗,處于風云飄零之中,亡國之象盡現。n
徐以顯的方略確實沒有多少的錯誤。n
唯一的疏漏,就是襄陽。n
襄陽到底還是沒有能夠守住。n
不過張獻忠并不以為意。n
些許旁支末節,對于大局根本無礙。n
雖然不能據襄陽而望南國,但是如今占據武昌、連帶江西、南直隸等地,擁兵二十余萬,也已經是站穩了腳跟。n
“陳望其人所圖甚大,明為明將,實為明賊,謙遜恭順以為韜晦之計。”n
“處心積慮可見城府深沉,隱忍不言可見其性情堅韌。”n
“厲兵秣馬潛藏多年,一朝迸發欲要定鼎南國。”n
徐以顯神色深沉,鄭重道。n
“陳望麾下兵馬實力恐怕比起如今明面之上還要恐怖,絕對不止眼下這些。”n
“萬民軍兵精將強,主力比起朝廷九邊之兵不遑多讓,但與陳望交鋒以來卻是敗多勝少。”n
“我軍若與陳望交鋒,只怕也是難討好處。”n
張獻忠眼神微凝,他如何不知道陳望的實力有多么強勁。n
萬民軍的軍力有多強,張獻忠自然也是知曉。n
李巖雖是后起,但是卻比他們這些打了十數年仗的人更為強悍。n
李巖麾下的萬民軍,做到了他們曾經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n
現在他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還是沾了李巖牽制進剿官兵主力的原因。n
然后萬民軍如今在陳望的進攻之下卻是節節敗退,足以見漢中軍之勇。n
左良玉那邊滿打滿算不過四五萬兵馬,其中濫竽充數的有起碼一半。n
但是陳望那邊,可沒有什么濫竽充數的人馬。n
都說他張獻忠殺人不眨眼,但是陳望似乎比他還要更狠。n
生生的把襄陽這座大城,變成了一個巨大練兵場。n
直接拿戰場練兵這樣的事情,陳望可是沒有少做過。n
雖說他們從陜西起兵,一路以來都是這樣練兵。n
但是他們是沒有辦法,而陳望卻是主動尋求這樣的機會。n
“驢球子的……”n
張獻忠順了順氣,啐了一口。n
“這陳望,該不會是哪個天上的哪個殺星轉世吧。”n
張獻忠說話的聲音很低,所以徐以顯并沒有聽到。n
不過徐以顯還是看到了張獻忠的臉上帶著些忌憚,當下繼續說道。n
“不管陳望實力到底如何,現在都是萬民軍們的抗在前面。”n
“左良玉如今退守武昌以西,整兵束甲需要不少的時日,武昌還有元帥的兩名義子鎮守,可以說是固若金湯。”n
徐以顯將目光轉向了不遠處正在不斷運送著糧草金銀入營的萬民軍,又想起昨天晚上,萬民軍的使者給他送的那幾幅古畫真跡,當下道。n
“朝廷雖然昏弱,但是陳望仍在。”n
“陳望割據南國,有問鼎天下之雄心。”n
徐以顯抬起雙手恭敬的行了一禮,鄭重的向著張獻忠進言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