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言語之中雖有不妥,但是如今之局,若與從陳望正面相斗確實勝算渺茫。”n
“左良玉、曹變蛟等眾,又在西方虎視眈眈,亦不容小覷。”n
“北有陳望、西有左良玉、東為萬民,自江西往南兩廣福建情勢復雜,難以為基業之地。”n
徐以顯走到了近前,執著輿圖之上的南京,正聲道。n
“唯有合兵南下攻克南京方有一線生機。”n
徐以顯的話音落下,一眾將校也都在此時齊齊沉默,等待著張獻忠的決斷。n
孫可望神色平常,按刀靜立。n
李定國雙眉緊蹙,心中似乎是有其他的想法,但卻也是沉默不語。n
在良久的沉默之后,張獻忠終于是做出了決斷。n
“徐軍師說的有道理……”n
張獻忠不愿意屈于人下,也不愿意和別人聯盟。n
在張獻忠看來,所謂的聯盟和協議脆弱就像是一張破紙一般,輕而易舉便能撕碎。n
但是如今的情形,他們也確實只有合兵聯盟這一條路可走。n
向著其他的方向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的可能了,也沒有多少發展的潛力。n
金陵江南富饒之地,南國人口稅賦重地。n
元末群雄紛爭,朱元璋便是占據金陵,最后擊敗群雄,得以問鼎天下。n
若是能夠占據江南之地,那么便可復刻昔日元末之時景象。n
“只不過要打南京,眼下對于我們來說也并非易事。”n
“南京的兵馬不足為懼。”n
雖說盧象升作為督師,總理南直隸等地軍務。n
但是南國的局勢,又豈是一任督師可以輕易改變。n
“但是朝廷……”n
張獻忠頓了一頓,說道。n
“已經下了詔令,令福建總兵官鄭芝龍馳援南京。”n
“恐怕還有四五日的時間,鄭氏的船隊就要開到南京了……”n
張獻忠并不擔心盧象升,反而是擔心鄭芝龍。n
張獻忠不是什么坐井觀天的蠢材,相反他也對于如今國內有威脅的勢力和人都有一定的了解。n
海外最為出名者,首推鄭芝龍。n
只要稍一打聽,便知鄭氏之名。n
“所以……”n
徐以顯目光銳利,再度上前了一步。n
“正因時間緊迫,所以此時此刻,更須果斷。”n
“戰場之機,少縱則逝。”n
“萬民軍水師已至瓜洲,陸軍大部已自其上渡江而下。”n
“我軍也須從江浦立時渡江,水陸并進,共攻南京。”n
“元帥,可曾記得屬下曾經所講的秦漢舊事。”n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n
“元帥與李巖并稱元帥,終要決出高低尊卑,而現如今……便是最為重要的時刻……”n
“先入南京者,王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