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在,國土淪陷。n
直到百年之后,各路義軍揭竿而起。n
華夏迎來了一位應運而生的帝王——朱元璋。n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統天。n
這個世間,真的有天命加身。n
從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只花了十五年的時間。n
橫掃六合,北伐蒙元,肅清八荒、一統天下,再造華夏,重復漢唐之衣冠。n
隨著口口相傳,隨著時間的推移。n
朱元璋在百姓們心中的威望也不斷的提高。n
李巖眼簾微垂,讓人看不清他的眼神。n
攻克鐘山,架設火炮,可以更快的攻陷南京城。n
孝陵衛不過兩三千人,哪怕再如何的勇猛,也難敵數萬大軍。n
但是……n
這一切,并不值得。n
孝陵……n
不能碰……n
“收兵回營,留兩營兵馬守衛南面,其余兵馬調轉回頭,進攻金川門、神策門,進入輪換序列之中。”n
李巖收回了看向南方的目光。n
他注意到了李際遇長舒了一口氣。n
對于朱元璋,李巖也同樣持著敬重的態度。n
不過如今的天下,已經糜爛不堪,腐朽不堪,已經不是一場變革,一場變法能夠挽救的了的……n
從乞丐到皇帝,朱元璋花費了十五年的時間。n
不知道他李巖,從舉人到皇帝,將要花費多少年的時間……n
是更快,還是更久……n
亦或是……n
永遠也不會登臨那最高的高位……n
李巖的腦海之中,不由自主的浮現了出了陳望的名字。n
想到陳望,李巖的神色也不由自主的陰沉了下來。n
如今他看似風光無限,正值如日中天。n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曉,眼下的一切行徑,都是無奈之舉、兵行險著。n
“西線的戰事如何了?”n
李巖定了定心神,揮去了心頭的陰霾,他知曉自己不能被恐懼的情緒所掌控。n
“西軍攻勢猛烈,戰火日夜不絕。”n
李際遇上前了些許,沉聲稟報道。n
“如同元帥所料,張獻忠確實迫不及待想要先取南京,以此壓過我軍一頭,意欲進取尊位。”n
李巖目光微動,看向南京城的方向,說道。n
“張獻忠雄心勃勃,不甘人下,昔日高闖王統領七十二營,號令群雄之時,張獻忠便已有異心,常常獨自領軍而行。”n
李巖雖然此前沒有見過張獻忠,但是他知曉張獻忠的事跡。n
七十二營之中。n
威望最高者是高迎祥。n
人脈最廣者是羅汝才。n
兵謀最強者是李自成。n
張獻忠比起這幾人來多有不如,但是卻不甘人下。n
很多時候自私自利,因此雖然實力強勁,但是在七十二營之中卻是有眾多人都不服他。n
這也是為什么在高迎祥死后,張獻忠兵馬最強,卻是不能統合諸部,甚至引起了義軍分裂的重要原因。n
張獻忠才不配位,無有梟雄之才,卻想做亂世之梟雄。n
沒有問鼎天下之能,卻有問鼎天下之心。n
“南京城易攻難守,既然張獻忠想要先入南京城中,那我們就再祝張獻忠一臂之力好了。”n
李巖目光冷冽,俯瞰著遠處巍峨的南京城。n
張獻忠能夠領兵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逃避被剿滅的命運。n
正是因為其心狠手辣,沒有底線。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