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巖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放松。
李定國的眼神已經重新恢復了平靜。
李定國的冷靜和洞察力,遠超他的預期。
李巖知道,李定國看穿了他。
“道,不同,不相為謀。”
李定國平靜的注視著李巖,緩緩開口。
“事到如今,我若殺你,義軍覆滅只在旦夕。”
“現在我不能殺你。”
“但是我也不會聽從你的命令,加入你們萬民軍。”
“殺兄弒父之仇,焉有不報之理!”
李定國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我知道你的謀算。”
“你作為使者孤身入營,料定我會顧全大局,不會殺你,但也不會歸附,我會走第三條路。”
“這第三條路,才是你真正的謀算。”
李定國目視著李巖,冷冰冰的說道。
“你知道我大概率會選這第三條路。”
李巖的神色逐漸凝重了起來,他注視著李定國。
原先他了解李定國,基本都是潘獨鰲遞來的消息,還有耳目傳來的只言片語。
李巖知曉李定國的有勇有謀,知曉李定國的本領才學。
知曉李定國在張獻忠軍中,算是一個異類,心中懷著一定的家國情懷,有著貧苦百姓的同情。
但是眼下看來,他還不夠了解。
李定國,是一條潛龍。
一條真正的潛龍。
“你現在可以讓你的副使回營,傳令水師撤離江浦。”
“等到我們安然渡過長江之后,我會放了你,就像你一開始籌謀好的一樣。”
李巖的謀劃,李定國心中清楚。
李巖了解他,所以知道自己一定不會殺他,會以大局為重。
最壞的結果,就是眼下的結果。
他帶領部隊退出南京,返回他們所控的地域,與萬民軍保持著脆弱的和平。
現在的萬民軍軍力再度加強,在之前攻陷鳳陽之時,萬民軍的兵馬共計四十萬。
在經過裁汰整編后,仍有二十萬。
邳州之戰,大批明軍投降,加上征募新軍訓練結束,萬民軍的軍力也擴充到了二十五萬人。
后面歷經多戰,萬民軍的軍力漲漲落落,但基本一直徘徊在二十五萬人左右。
如今吞并西軍之后,一瞬之間添了十五萬的可戰之兵,總兵力增至四十萬眾。
又得了南京城中守軍的甲胄武備,已經有實力與陳望相抗。
除此之外,南京城內有大量的糧草輜重,還有大量的工匠民夫,可以作為軍事、后勤的基地。
萬民軍財富不少,大把的銀錢撒下去,城中的工坊日夜不停,萬民軍只會越來越強。
李定國抬起了手,身側兩名親衛立刻邁步上前,一左一右按住了站立的李巖。
李巖沒有反抗,只是靜靜地站在原地,仍有擺布。
“我承認,是我小看了你。”
李巖身后的兩名副使已經退下,被帶離了軍營。
“這一次,我會如你所愿。”
李定國并沒有理會李巖的言語。
“但是之后,我絕不會再如你所愿。”
李定國轉過了身,他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一字一頓道。
“殺兄弒父之仇,不共戴天。”</p>